中文摘要 | 第1-6页 |
第一部分 问题提出 | 第6-22页 |
1 引言 | 第6-7页 |
2 特质稳定性理解研究 | 第7-14页 |
·社会心理学中的特质稳定性理解研究 | 第7-8页 |
·发展心理学中的特质稳定性理解研究 | 第8-14页 |
·以自由描述法为主的特质词汇使用研究 | 第9页 |
·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研究 | 第9-13页 |
·关于个体差异的研究 | 第10-11页 |
·关于年龄差异的研究 | 第11-12页 |
·特质稳定性理解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儿童特质起源信念的研究 | 第13-14页 |
3 心理理论框架下的特质理解 | 第14-19页 |
·什么是心理理论 | 第14-16页 |
·心理理论的研究起源 | 第14页 |
·心理理论的含义 | 第14-15页 |
·心理理论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心理理论研究对于特质理解研究内容的影响 | 第16-17页 |
·心理理论研究对于特质理解研究方法的影响 | 第17-19页 |
4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 第22-40页 |
研究一:年幼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的乐观主义 | 第22-27页 |
1 研究假设 | 第22页 |
2 研究设计 | 第22页 |
3 被试 | 第22-23页 |
4 研究工具或材料 | 第23页 |
5 研究程序 | 第23-24页 |
·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儿童的个别测查 | 第23页 |
·大学生成人组的问卷调查 | 第23-24页 |
6 编码与计分 | 第24页 |
·个别测查的计分方式 | 第24页 |
·问卷资料的编码计分 | 第24页 |
7 统计处理 | 第24页 |
8 研究结果 | 第24-26页 |
·各测验的分半信度和测题得分与概率水平的检验结果 | 第24页 |
·对特质识别问题得分的简单描述统计和卡方检验结果 | 第24-25页 |
·关于积极特质稳定性信念的数据检验结果 | 第25页 |
·关于消极特质稳定性信念的数据检验结果 | 第25-26页 |
9 讨论 | 第26-27页 |
·年幼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的乐观主义 | 第26页 |
·年幼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乐观主义的原因 | 第26-27页 |
·特质稳定性理解研究的研究方法 | 第27页 |
研究二:3~9岁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的发展特点 | 第27-36页 |
1 研究假设 | 第27-28页 |
2 研究设计 | 第28页 |
3 被试 | 第28页 |
4 研究工具或材料 | 第28页 |
5 研究程序 | 第28页 |
6 编码与计分 | 第28-29页 |
7 统计处理 | 第29页 |
8 研究结果 | 第29-32页 |
·测验分数的分半信度及其与概率水平的检验结果 | 第29页 |
·关于特质识别的数据检验结果 | 第29-30页 |
·特质稳定性推理的检验结果 | 第30-32页 |
·年龄差异 | 第30页 |
·与特质性质有关的差异 | 第30-31页 |
·特质性质、特质类型和问题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 | 第31-32页 |
·3~9岁儿童预测特质稳定性的原由分析 | 第32页 |
9 讨论 | 第32-36页 |
·3~9岁儿童特质识别的发展特点 | 第32-33页 |
·3~9岁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的发展特点 | 第33-34页 |
·3~9岁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的影响因素 | 第34页 |
·特质稳定性理解的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研究三:3~9岁儿童特质观及其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 第36-40页 |
1 研究假设 | 第36页 |
2 研究设计 | 第36页 |
3 被试 | 第36页 |
4 研究工具或材料 | 第36页 |
5 研究程序 | 第36页 |
6 计分 | 第36页 |
7 统计处理 | 第36页 |
8 研究结果 | 第36-38页 |
·不同特质观儿童在人格特质方面的差异 | 第36-37页 |
·儿童稳定性理解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 第37-38页 |
·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与人格特质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38页 |
9 讨论 | 第38-40页 |
·特质观对个体稳定的行为方式影响作用的初步展现与成因分析 | 第38-39页 |
·特质稳定性理解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 | 第39-40页 |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 | 第40-42页 |
1 年幼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乐观主义的意义 | 第40-41页 |
2 从年幼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发展特点的成因看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 | 第41页 |
3 从特质稳定性理解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看认知因素在人格系统中的作用 | 第41-42页 |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 | 第42-43页 |
英文摘要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录1:大学生成人组使用的调查问卷 | 第48-50页 |
附录2:年幼儿童个别测查使用的研究材料(研究 1) | 第50-54页 |
附录3:3~9岁儿童个别测查使用的研究材料(研究 2) | 第54-56页 |
附录4:经典心理理论任务 | 第56-57页 |
个别测查研究记录表 | 第57-58页 |
幼儿个性行为表现教师评定问卷 | 第58-60页 |
小学生个性行为表现教师评定问卷 | 第60-62页 |
附图 | 第62-76页 |
后记 | 第76-77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77页 |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