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献部分 | 第1-20页 |
·特种工程塑料的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特种工程塑料的共混改性 | 第10-14页 |
·共混改性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聚合物共混相容化理论的发展 | 第11-12页 |
·特种工程塑料共混合金的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高性能热塑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 第14-17页 |
·高性能热塑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界面理论 | 第15-16页 |
·热塑性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酮和聚芳醚砜的共混改性 | 第17-19页 |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酮和聚芳醚砜的结构和性能 | 第17-18页 |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酮和聚芳醚砜的共混改性及应用 | 第18-19页 |
·本论文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醚砜与聚苯硫醚共混物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 第20-39页 |
·前言 | 第20页 |
·实验部分 | 第20-22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共混物的制备 | 第20-21页 |
·性能测试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7页 |
·共混物的熔融流动性能 | 第22-25页 |
·共混物的熔融指数 | 第23页 |
·电流变化 | 第23-25页 |
·共混物的相容性 | 第25-27页 |
·共混物的结晶性能 | 第27-29页 |
·共混物的热性能 | 第29-31页 |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 第31-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3聚砜(PSF)增韧PPES/PPS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 第39-47页 |
·前言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共混物的制备 | 第40页 |
·性能测试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PSF增韧PPES/PP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 第41-44页 |
·PSF增韧PPES/PPS共混体系的热学性能 | 第44-46页 |
·本章结论 | 第46-47页 |
4短切玻纤增强PPES/PPS/PSF共混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 第47-60页 |
·前言 | 第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47-48页 |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8页 |
·形貌观察及性能测试 | 第48-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8页 |
·复合材料中纤维的长度分布 | 第49-53页 |
·临界纤维长度 | 第49-50页 |
·纤维的长度及分布 | 第50-52页 |
·螺杆转速、纤维含量对纤维长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 | 第53-56页 |
·拉伸、弯曲性能 | 第53-55页 |
·冲击强度 | 第55-56页 |
·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 第56-58页 |
·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 | 第58页 |
·本章结论 | 第58-60页 |
5碳纤维增强PPES/PPS/PSF自润滑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第60-76页 |
·前言 | 第60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2页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60-61页 |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61页 |
·性能测试 | 第61-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74页 |
·复合材料中纤维的取向分布 | 第62-64页 |
·纤维取向分布的表征 | 第62-63页 |
·注塑成型中纤维流动的模拟 | 第63-64页 |
·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 | 第64-66页 |
·力学性能 | 第64-65页 |
·碳纤维取向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 第66-67页 |
·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67-74页 |
·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 | 第67-68页 |
·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68-70页 |
·复合材料摩擦形貌及摩擦磨损机理 | 第70-71页 |
·纤维取向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71-74页 |
·本章结论 | 第74-76页 |
6全文结论 | 第76-78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