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ASIC设计新理论中的高层次综合算法及软件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9页 |
1.1 项目背景 | 第10-15页 |
1.1.1 专用集成电路的发展背景 | 第10-12页 |
1.1.2 ASIC设计开发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1.1.3 高层次综合的研究历史及其基本功能 | 第13-15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5-17页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2章 高层次综合的内容 | 第19-32页 |
2.1 高层次综合的输入 | 第19页 |
2.2 高层次综合的输出 | 第19-20页 |
2.3 高层次综合的过程 | 第20-21页 |
2.4 设计空间搜索 | 第21页 |
2.5 高层次综合的基本算法 | 第21-30页 |
2.5.1 调度算法 | 第21-28页 |
2.5.1.1 调度算法的分类 | 第22-23页 |
2.5.1.2 ASAP和ALAP调度算法 | 第23页 |
2.5.1.3 列表调度算法 | 第23-24页 |
2.5.1.4 FDS算法 | 第24-25页 |
2.5.1.5 调度算法的应用实例分析 | 第25-28页 |
2.5.2 分配算法 | 第28-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数据通路综合及启发搜索 | 第32-38页 |
3.1 数据通路的综合问题 | 第32-33页 |
3.2 对调度/分配进行启发搜索的必要性 | 第33-37页 |
3.2.1 通过启发改变各节点调度次序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3.2.2 通过启发改变FU数量的必要性 | 第35页 |
3.2.3 对执行操作的FU型号启发搜索的必要性 | 第35-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基于演化程序的HLS算法 | 第38-49页 |
4.1 演化程序的定义 | 第38-40页 |
4.2 演化算法在高层次综合中的应用 | 第40-41页 |
4.3 基于演化程序的数据通路综合算法 | 第41-45页 |
4.3.1 演化程序综合算法的模型 | 第41-42页 |
4.3.2 染色体编码方案 | 第42-43页 |
4.3.3 演化程序综合算法的形式化定义及其实现 | 第43-45页 |
4.4 应用实例及实验结果 | 第45-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互连单元分配算法的研究 | 第49-57页 |
5.1 问题的引入 | 第49页 |
5.2 在高层次综合中的互连单元分配 | 第49-51页 |
5.3 互连分配算法的实现 | 第51-55页 |
5.3.1 问题的分析 | 第51-52页 |
5.3.2 数据通路连接图的表示模型 | 第52-54页 |
5.3.3 IU—Allocation算法的描述 | 第54-55页 |
5.4 应用实例及实验结果 | 第55-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系统软件研究及其实现 | 第57-66页 |
6.1 输入数据格式 | 第57-58页 |
6.1.1 功能单元库 | 第57页 |
6.1.2 CDFG拓扑表达文件格式 | 第57-58页 |
6.2 CDFG数据预处理模块 | 第58-61页 |
6.2.1 CDFG数据库的建立 | 第58-60页 |
6.2.2 计算调度CDFG所需FU的最大数量 | 第60-61页 |
6.3 核心模块 | 第61-65页 |
6.3.1 初始化种群 | 第61-62页 |
6.3.2 适应值函数 | 第62-63页 |
6.3.3 交叉操作 | 第63-64页 |
6.3.4 变异操作 | 第64页 |
6.3.5 选择操作 | 第64-65页 |
6.3.6 收敛条件 | 第6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