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内蒙古哲里木盟蒙族民歌汉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1页
 一、关于民歌第8页
 二、关于草原民歌与汉族民歌的融合现象第8-9页
 三、关于论题研究的重要性第9-11页
  (一) 研究目的第9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9-11页
第一章 哲里木盟地理与历史环境第11-15页
 第一节 东蒙——民族融合的聚集地第11-12页
 第二节 科尔沁草原的历史变迁第12-14页
 第三节 原住居民特点第14-15页
第二章 哲里木盟史料记载中的汉文化研究第15-18页
 第一节 辽代乐志中的汉文化第15-16页
  一、大辽对汉人礼乐的延用第15页
  二、汉俗对辽生活习俗的同化第15-16页
 第二节 蒙古帝国和元代对汉乐的吸收第16页
 第三节 清代蒙族民歌汉化转变第16-18页
第三章 哲里木盟蒙族民歌汉化特征第18-32页
 第一节 汉语言在蒙音乐文化中的作用第18-19页
 第二节 吉林蒙古族民歌与哲盟民歌的融合第19-22页
  一、吉林蒙古族与哲盟蒙古族同宗同源的血脉关系第19-20页
  二、吉林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第20-22页
 第三节 哲盟民歌题材及体裁的汉化特征第22-29页
  一、蒙古族民歌分类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第22-23页
  二、哲盟蒙族民歌六种题材的汉化特征第23-29页
 第四节 歌词表达的方法与语言特点第29-32页
第四章 哲里木盟蒙族民歌汉化的音乐表现第32-44页
 第一节 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第32页
 第二节 调式结构第32-38页
 第三节 节奏特点第38-42页
  一、相同节奏型的反复运用第38-40页
  二、“三音节式”节奏第40页
  三、三种基本型节奏的比较研究第40-42页
 第四节 伴奏乐器特点第42-44页
第五章 哲里木盟蒙族民歌现状田野调查第44-48页
 第一节 内蒙古哲里木盟国际马文化节第44-45页
  一、哲里木盟8·18 赛马节盛况第44页
  二、“珠日河”牧场风情第44-45页
 第二节 大青沟民俗表演采风纪实第45-46页
 第三节 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第46-48页
  一、电视传媒的力量第46-47页
  二、心系原生态,任重而道远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斯特拉文斯基个性心理探微
下一篇:浅谈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