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3页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二、研究状况综述第9-11页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内容第11-13页
第一章 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基础第13-28页
   ·教学目标的含义第13-14页
     ·目标和教学目标第13-14页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第14页
   ·教学目标的功能第14-15页
   ·国内外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第15-18页
     ·国外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第15-17页
     ·我国教学目标分类第17-18页
   ·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分类第18-24页
     ·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分类结构第19页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第19-24页
   ·教学目标的陈述第24-28页
     ·行为目标模式第25-26页
     ·格朗伦模式第26页
     ·表现性目标第26页
     ·生成性目标第26-28页
第二章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现状调研及主要问题第28-42页
   ·教学目标设计现状调研分析第28-30页
     ·研究目的第28页
     ·调查对象及样本的选取第28页
     ·调查的方法与过程第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0页
     ·总结与反思第30页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37页
     ·目标意识淡薄第30-31页
     ·目标制订技术不足第31-36页
     ·目标监控乏力第36-37页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成因分析第37-42页
     ·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教学理论严重匾乏第37-39页
     ·缺乏目标设计依据的分析第39页
     ·过于强调目标预设第39-40页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不够第40页
     ·来自升学考试、社会和学校的强大压力第40-42页
第三章 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第42-65页
   ·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因素分析第42-44页
     ·依据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第42页
     ·依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第42-43页
     ·依据对教学内容及其特点的分析第43页
     ·依据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状况的分析第43-44页
     ·依据教学环境分析第44页
   ·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程式第44-46页
   ·教学目标的确定方法第46-56页
     ·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方法步骤第46-48页
     ·三维目标的具体确定方法第48-56页
   ·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与策略第56-60页
     ·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表述策略第57-58页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策略第58-59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表述策略第59-60页
   ·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几种参考形式第60-65页
     ·三环节法第60-61页
     ·表格法第61-63页
     ·“三维目标表述一体化整合”法第63-65页
第四章 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实例第65-72页
   ·《电磁感应》一章教学目标设计第65-68页
   ·《交流电》一章教学目标设计第68-70页
   ·实践感受第70-7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第72-77页
   ·研究结论第72-73页
   ·研究反思第73-76页
     ·加强目标监控,提高目标有效性第73-74页
     ·注意目标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结合第74-75页
     ·注意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尝试分层设计教学目标第75-76页
   ·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81页
附录第81-84页
 附录1:教师教学目标访谈提纲第81-82页
 附录2:教师问卷调查第82-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农村普通高中高三物理的教学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课外阅读活动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