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音乐评论、欣赏论文

施光南声乐作品艺术特点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施光南生平概述第8-10页
   ·施光南及施光南作品概述第8页
   ·施光南歌曲创作历程第8-10页
     ·建国初期(1949-1966)第8-9页
     ·文革时期(1966-1976)第9页
     ·新时期(1976-1990)第9-10页
第二章 施光南歌曲创作的特点分析第10-17页
   ·作品的创作题材第10-11页
     ·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主旋律第10页
     ·多侧面的情感表达第10-11页
   ·作品的音乐风格第11-14页
     ·单一民族风格第11-12页
     ·多元化民族风格第12-14页
   ·歌曲创作的美学特征第14-17页
     ·感情真挚第15页
     ·旋律优美第15-17页
第三章 施光南歌剧创作第17-23页
   ·歌剧《伤逝》第17-20页
     ·《伤逝》音乐特点的分析第17-19页
     ·《伤逝》对新时期中国歌剧创作的启示意义第19-20页
   ·歌剧《屈原》第20-23页
     ·歌剧《屈原》的部分唱段的分析第20-21页
     ·歌剧《屈原》创作的开拓性意义第21-23页
第四章 施光南声乐作品演唱研究第23-27页
   ·中西合璧的歌唱方法第23-24页
   ·衬腔衬词的把握第24-26页
     ·快节奏衬腔的演唱第24-25页
     ·长时值衬词的演唱第25页
     ·民族性衬词的演唱第25-26页
   ·人物角色的把握第26页
   ·作品文学性的把握第26-27页
第五章 施光南的历史贡献第27-33页
   ·传承和发展了传统声乐艺术第27页
   ·为声乐演唱技巧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载体第27-28页
   ·丰富了声乐教学教材曲库第28-31页
   ·推出了一批富有时代特色的声乐表演人才第31-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5页
发表文章第35-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乐源情声—音乐起源问题的美学研究
下一篇:土族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