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综合体出入口设置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6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及过程 | 第18页 |
·研究范围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地铁综合体概述 | 第20-28页 |
·地铁综合体的概念 | 第20-21页 |
·地铁综合体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TOD城市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点轴开发理论 | 第22页 |
·城市触媒理论 | 第22-23页 |
·地铁综合体的类型 | 第23页 |
·“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开发 | 第23-25页 |
·“地铁站域”的概念 | 第23-24页 |
·“地铁站域”地下空间的功能 | 第24-25页 |
·我国地铁综合体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 第25-28页 |
·现状 | 第25-2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第3章 地铁综合体出入口规划 | 第28-38页 |
·界定研究范围 | 第28-29页 |
·地铁综合体出入口功能、类型及其特点 | 第29-31页 |
·地铁综合体出入口功能 | 第29-30页 |
·地铁综合体出入口类型及其特点 | 第30-31页 |
·地铁综合体出入口规划原则 | 第31-32页 |
·地铁综合体出入口规划布局 | 第32-38页 |
·“外部出入口”的规划布局 | 第32-34页 |
·“内部出入口”的规划布局 | 第34-38页 |
第4章 地铁综合体出入口数量的确定 | 第38-45页 |
·地铁综合体数量确定的方法和步骤 | 第38-39页 |
·方法 | 第38-39页 |
·步骤 | 第39页 |
·人性化设计 | 第39-40页 |
·地铁综合体行人流的出行特征 | 第40-41页 |
·出入口数量确定的模型分析 | 第41-44页 |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描述 | 第41-43页 |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43页 |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 | 第43-44页 |
·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评价 | 第44页 |
·出入口数量确定模型分析的假设与难点 | 第44-45页 |
第5章 地铁综合体出入口宽度的确定 | 第45-51页 |
·常规方法 | 第45-46页 |
·改进后方法 | 第46页 |
·地铁综合体行人流的宏观交通特性 | 第46-49页 |
·参数定义 | 第47页 |
·参数测量 | 第47-48页 |
·参数之间的关系 | 第48-49页 |
·一定服务水平下出入口宽度的确定 | 第49-51页 |
·计算公式 | 第49-50页 |
·出入口设施(楼梯、自动扶梯)的选定 | 第50-51页 |
第6章 地铁综合体出入口设置案例研究 | 第51-63页 |
·深圳世界之窗地铁综合体的概况 | 第51-52页 |
·基于偏好选择的出入口数量的合理性分析 | 第52-59页 |
·变量选取 | 第52-53页 |
·数据收集 | 第53-54页 |
·模型分析 | 第54-58页 |
·模型应用 | 第58-59页 |
·基于服务水平的出入口宽度的确定 | 第59-61页 |
·数据收集 | 第59页 |
·Greenshields交通流理论分析 | 第59-61页 |
·已建成地铁综合体出入口设置的评价思路 | 第61-63页 |
·评价的原则 | 第61页 |
·评价的指标 | 第61页 |
·评价实施的步骤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
附录1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