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CFD仿真及风洞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赛车空气动力学气动特性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赛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技术 | 第13-15页 |
| ·赛车空气动力学实验法和数值计算法 | 第13-15页 |
| ·赛车空气动力学主要技术 | 第15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F1 赛车空气动力学特性 | 第17-28页 |
| ·赛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重要内容 | 第17-18页 |
| ·负升力与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 | 第18-25页 |
| ·负升力产生原理 | 第18-19页 |
| ·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 | 第19-25页 |
| ·地面效应对气动负升力的影响 | 第25-27页 |
| ·地面效应 | 第25页 |
| ·地面效应的不同形式 | 第25-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赛车外流场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28-39页 |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8-32页 |
| ·基本方程组 | 第28页 |
| ·雷诺时均方程 | 第28-29页 |
| ·湍流模型 | 第29-32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2页 |
| ·数值计算的离散格式 | 第32-33页 |
| ·中心差分格式 | 第33页 |
| ·一阶迎风格式 | 第33页 |
| ·混合格式 | 第33页 |
| ·二阶迎风格式 | 第33页 |
| ·QUICK 格式 | 第33页 |
| ·湍流模型比较 | 第33-37页 |
| ·小结 | 第37-39页 |
| 第4章 F1 赛车外流场计算模拟 | 第39-57页 |
| ·赛车空气动力学计算工具 | 第39-42页 |
| ·商用CFD 软件 | 第39页 |
| ·ICEM、CFX 软件介绍 | 第39-40页 |
| ·赛车外流场模拟流程 | 第40-42页 |
| ·建立F1 赛车车身模型 | 第42页 |
| ·计算域的确定 | 第42-43页 |
| ·计算网格的生成 | 第43-45页 |
| ·网格划分基本要求 | 第43页 |
| ·计算域网格划分 | 第43-44页 |
| ·轮胎接地处网格的处理 | 第44-45页 |
| ·边界条件 | 第45-46页 |
| ·入口边界条件 | 第45-46页 |
| ·其它边界条件 | 第46页 |
| ·F1 赛车行驶外流场计算分析 | 第46-51页 |
| ·赛车尾流特性分析 | 第51-54页 |
| ·赛车表面压力特性分析 | 第54-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F1 赛车风洞试验 | 第57-63页 |
| ·风洞试验的目的 | 第57页 |
| ·汽车风洞 | 第57-58页 |
| ·汽车风洞的简介 | 第57-58页 |
| ·风洞的主要流场品质参数 | 第58页 |
| ·风洞试验的基本原理 | 第58-59页 |
| ·试验的主要设备及测量仪器 | 第59-60页 |
| ·气动力天平 | 第59-60页 |
| ·边界层基础抽吸系统 | 第60页 |
| ·试验的内容 | 第60-61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6章 FSAE 赛车气动特性分析和改进 | 第63-70页 |
| ·FSAE 赛车的CFD 仿真和改进 | 第63-66页 |
| ·赛车CAD 模型 | 第63-64页 |
| ·赛车CFD 仿真 | 第64-66页 |
| ·负升力对赛车操作稳定性的影响 | 第66-68页 |
| ·负升力与侧滑 | 第67页 |
| ·负升力与侧翻 | 第67-68页 |
| ·气动阻力对赛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 第68-69页 |
| ·小结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70-72页 |
| 1. 全文总结 | 第70页 |
| 2. 进一步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