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第二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 第15-20页 |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 第15-16页 |
| ·CAD 概述 | 第15页 |
| ·ECAD 技术的特点 | 第15-16页 |
|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 第16-20页 |
| ·EDA 概述 | 第16-17页 |
| ·EDA 技术的特点 | 第17页 |
| ·EDA 工具 | 第17-18页 |
| ·EDA 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量子隐形传态电路的自动综合 | 第20-36页 |
| ·量子位和量子门 | 第20-23页 |
| ·量子位(qubit) | 第20页 |
| ·量子门 | 第20-23页 |
| ·量子隐形传态电路 | 第23-24页 |
| ·量子隐形传态原理 | 第23-24页 |
| ·电路构造 | 第24页 |
| ·量子电路自动设计算法简介 | 第24-25页 |
| ·遗传算法简介 | 第25-27页 |
| ·编码、算子、目标函数设计 | 第27-31页 |
| ·编码 | 第27-29页 |
| ·适应度函数的定义 | 第29-30页 |
| ·遗传算子 | 第30-31页 |
| ·实验结果 | 第31-36页 |
| ·Matlab 中遗传算法的实现框架 | 第31页 |
| ·初步结果 | 第31页 |
| ·第一次改进 | 第31-34页 |
| ·第二次改进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量子元胞自动机的自动仿真 | 第36-52页 |
| ·背景 | 第36页 |
| ·量子点元胞自动机 | 第36-39页 |
| ·基本QCA 器件 | 第36-38页 |
| ·简单QCA 器件 | 第38-39页 |
| ·平面上的 QCA 线 | 第39页 |
| ·前人工作 | 第39-40页 |
| ·QCA 建模 | 第40-41页 |
| ·贝叶斯网络的定义 | 第41-42页 |
| ·算法流程 | 第42-43页 |
| ·关键算法 | 第43-47页 |
| ·时间标签的计算 | 第44-45页 |
| ·条件概率分布的计算 | 第45-46页 |
| ·初始化预处理 | 第46页 |
| ·判断元胞的相互影响 | 第46-47页 |
| ·实验结果 | 第47-52页 |
| ·线和角 | 第47-48页 |
| ·反相器 | 第48-49页 |
| ·表决器 | 第49-52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 部分程序代码 | 第53-55页 |
| 1. 时间标签算法源代码 | 第53-54页 |
| 2. 相对极化度算法源代码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