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抗逆力培养的实务探索--以深圳市M社区“激流勇进”抗逆力训练营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一、绪论第9-18页
    (一) 研究背景第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1、理论意义第9-10页
        2、现实意义第10页
    (三) 研究综述第10-14页
        1、国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2、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四) 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1、抗逆力第14-15页
        2、青少年第15页
        3、青少年社会工作第15页
    (五) 相关理论基础第15-16页
        1、生态系统理论第15-16页
        2、社会支持理论第16页
    (六) 研究方法第16-18页
        1、问卷调查法第16-17页
        2、访谈法第17页
        3、观察法第17-18页
二、青少年抗逆力现状_以深圳市M社区为例第18-30页
    (一) M社区抗逆力调查第18-21页
        1、M社区概况第18页
        2、M社区青少年抗逆力水平调查第18-21页
    (二) M社区青少年抗逆力问题第21-27页
        1、个人方面第21-25页
        2、家庭环境第25-26页
        3、同辈群体第26-27页
    (三) M社区青少年抗逆力影响因素第27-30页
        1、从个人方面分析青少年抗逆力第27-28页
        2、从家庭环境分析青少年抗逆力第28页
        3、从同辈群体分析青少年抗逆力第28-30页
三、“激流勇进”抗逆力训练营实务过程第30-52页
    (一) 抗逆力训练营简介第30-31页
        1、设计理念第30页
        2、活动目标第30-31页
        3、活动安排第31页
    (二) 小组活动过程第31-46页
        1、第一次小组活动:抗逆力之自我认知第31-34页
        2、第二次小组活动:抗逆力之家长工作坊第34-37页
        3、第三次小组活动:抗逆力之情绪管理能力第37-40页
        4、第四次小组活动:抗逆力之冲突训练第40-42页
        5、第五次小组活动:抗逆力之目标管理第42-44页
        6、第六次小组活动:抗逆力之展望未来第44-46页
    (三) 小组活动评估第46-52页
        1、小组效果评估第47-48页
        2、服务对象评估第48-51页
        3、社工自我评估第51-52页
四、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抗逆力培养的思考第52-56页
    (一) 总结第52-53页
        1、小组工作方法提升青少年抗逆力的优势第52页
        2、小组工作方法提升青少年抗逆力的局限性第52-53页
    (二) 建议第53-56页
        1、发掘个体潜能,提升个体内在优势第53页
        2、改善家庭沟通模式,营造和谐家庭环境第53-54页
        3、建构学校抗逆力文化,营造支持性校园环境第54页
        4、建立完善和专业的服务机制,发挥社工作用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基单端推挽式驱动载流子耗尽型电光调制器芯片研究
下一篇:保护气氛回流SAC305无铅焊点的可焊性与温度循环可靠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