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1.1 头胎儿童概述 | 第13-15页 |
1.1.1“全面二孩”政策下大龄头胎儿童的概念 | 第13页 |
1.1.2 国外头胎儿童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1.3 国内头胎儿童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 儿童自我调控 | 第15-17页 |
1.2.1 自我调控的定义 | 第15-16页 |
1.2.2 儿童自我调控的理论 | 第16页 |
1.2.3 儿童自我调控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1.2.4 儿童自我调控的研究成果综述 | 第17页 |
1.3 母亲情感温暖 | 第17-20页 |
1.3.1 母亲情感温暖定义 | 第17-18页 |
1.3.2 母亲情感温暖对儿童自我调控影响的研究 | 第18-20页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 第20-24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20-21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2.2.1 理论意义 | 第21页 |
2.2.2 实践意义 | 第21-22页 |
2.3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2.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2-24页 |
3 预研究大龄头胎儿童与父母交往情境及应对方式调查 | 第24-27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3.2.1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3.2.2 研究工具 | 第24-25页 |
3.3 研究结果 | 第25-27页 |
4 研究一大龄头胎儿童与非大龄头胎儿童自我调控行为比较研究 | 第27-34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27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4.3.1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4.3.2 研究工具 | 第27-29页 |
4.3.3 研究程序 | 第29页 |
4.3.4 统计方法 | 第29页 |
4.4 研究结果 | 第29-30页 |
4.4.1 大龄与非大龄头胎儿童的自我行为调控特点 | 第29页 |
4.4.2 大龄与非大龄头胎儿童自我调控反应方式的整体差异 | 第29页 |
4.4.3 大龄与非大龄头胎儿童自我调控反应方式在不同情境类型的差异 | 第29-30页 |
4.4.4 大龄与非大龄头胎儿童自我调控反应方式在不同场面类型的差异 | 第30页 |
4.5 讨论 | 第30-33页 |
4.5.1 大龄头胎儿童与非大龄头胎儿童自我调控反应方式的整体差异 | 第30-31页 |
4.5.2 大龄头胎儿童与非大龄头胎儿童在不同情境中反应方式的差异 | 第31-32页 |
4.5.3 大龄头胎儿童与非大龄头胎儿童在不同场面中反应方式的差异 | 第32-33页 |
4.6 结论 | 第33-34页 |
5 研究二“全面二孩”政策下母亲情感温暖对大龄头胎儿童自我调控的影响. | 第34-40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34页 |
5.2 研究假设 | 第34页 |
5.3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5.3.1 研究对象 | 第34页 |
5.3.2 研究工具 | 第34页 |
5.3.3 研究程序 | 第34-35页 |
5.3.4 统计方法 | 第35页 |
5.4 研究结果 | 第35-36页 |
5.4.1 大龄头胎儿童自我调控行为的现状 | 第35-36页 |
5.4.2 母亲情感温暖程度对大龄头胎儿童的自我调控行为的影响 | 第36页 |
5.5 讨论 | 第36-39页 |
5.5.1 大龄头胎儿童在不同故事情境中的自我调控行为反应方式 | 第36-38页 |
5.5.2 母亲情感温暖对大龄头胎儿童的自我调控行为的影响 | 第38-39页 |
5.6 结论 | 第39-40页 |
6 总讨论 | 第40-43页 |
6.1 讨论 | 第40-41页 |
6.2 教育建议 | 第41-42页 |
6.2.1 引导大龄与非大龄头胎儿童总体自我调控行为向自我抑制和自我主张均衡方向转化 | 第41页 |
6.2.2 注重并提高母亲对大龄头胎儿童母亲情感温暖程度 | 第41-42页 |
6.3 本研究不足 | 第42-43页 |
7 总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录 | 第48-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