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波纹管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波纹管的概述 | 第10-12页 |
1.2.2 波纹管刚度研究 | 第12页 |
1.2.3 波纹管疲劳寿命研究 | 第12-14页 |
1.2.4 当前波纹管研究的不足 | 第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波纹管主要性能参数理论研究基础 | 第16-31页 |
2.1 波纹管刚度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2.1.1 关于轴向拉压刚度 | 第16-19页 |
2.1.2 关于径向剪切刚度 | 第19-20页 |
2.2 疲劳寿命计算相关理论 | 第20-30页 |
2.2.1 名义应力法(S-N法) | 第21-22页 |
2.2.2 局部应力应变法(ε-N法) | 第22-25页 |
2.2.3 工程经验法(工程近似法) | 第25-26页 |
2.2.4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 | 第26-29页 |
2.2.5 关于平均应力修正 | 第29-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相关仿真软件基础概述 | 第31-37页 |
3.1 关于ANSYS-Workbench软件 | 第31-32页 |
3.2 关于MSC.Nastran软件 | 第32-33页 |
3.3 关于nCode DesignLife软件 | 第33-36页 |
3.3.1 疲劳仿真软件简介 | 第33页 |
3.3.2 nCode DesignLife疲劳仿真基础 | 第33-35页 |
3.3.3 nCode DesignLife疲劳仿真实例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典型U形波纹管刚度计算 | 第37-50页 |
4.1 波纹管刚度理论计算 | 第37-39页 |
4.1.1 波纹管轴向拉压刚度理论计算 | 第38页 |
4.1.2 波纹管径向剪切刚度理论计算 | 第38-39页 |
4.2 波纹管刚度有限元仿真计算 | 第39-43页 |
4.2.1 波纹管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4.2.2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波纹管轴向拉压刚度 | 第40-42页 |
4.2.3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波纹管径向剪切刚度 | 第42-43页 |
4.3 波纹管刚度的试验测量 | 第43-47页 |
4.3.1 波纹管轴向拉压刚度试验 | 第44-45页 |
4.3.2 波纹管径向剪切刚度试验 | 第45-47页 |
4.4 波纹管刚度对比分析 | 第47-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典型U形波纹管疲劳寿命计算 | 第50-69页 |
5.1 疲劳仿真引擎的选择及疲劳寿命曲线 | 第50-54页 |
5.1.1 关于S-N曲线的获取方法 | 第50-51页 |
5.1.2 波纹管结构件的S-N曲线 | 第51-54页 |
5.2 单轴径向剪切疲劳损伤分析 | 第54-58页 |
5.2.1 波纹管剪切疲劳损伤仿真计算 | 第55-57页 |
5.2.2 单轴剪切疲劳损伤验证试验 | 第57-58页 |
5.3 六自由度随机载荷下波纹管疲劳损伤分析 | 第58-68页 |
5.3.1 关于波纹管结构的阻尼系数 | 第58-59页 |
5.3.2 波纹管六自由度随机载荷下疲劳损伤仿真计算 | 第59-62页 |
5.3.3 波纹管六自由度随机载荷台架试验 | 第62-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结论 | 第69-70页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