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基于相变材料与热管耦合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5-2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1.1 电动汽车的发展第15-16页
        1.1.2 动力电池的发展第16页
    1.2 电池热管理的必要性第16-17页
    1.3 动力电池热管理研究进展第17-21页
        1.3.1 空气冷却第17-19页
        1.3.2 液体冷却第19页
        1.3.3 相变材料冷却第19-21页
    1.4 热管换热器简介第21-24页
        1.4.1 热管冷却工作原理第21-24页
        1.4.2 热管换热器的应用领域第24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4-26页
2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生成特性第26-34页
    2.1 锂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6-28页
        2.1.1 锂电池的结构第26-27页
        2.1.2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第27-28页
    2.2 锂电池的产热和传热机理第28-31页
        2.2.1 锂电池的产热机理第28-29页
        2.2.2 电池的传热分析第29-31页
    2.3 单体电池的产热测算第31-33页
        2.3.1 电池产热测算方法第31页
        2.3.2 电池产热计算第31-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锂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建模及数值仿真第34-50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CFD基本方程第34-36页
        3.2.1 连续性方程第35页
        3.2.2 动量方程第35-36页
        3.2.3 能量守恒方程第36页
    3.3 模型建立第36-39页
        3.3.1 物理模型第36-37页
        3.3.2 数学模型第37-39页
    3.4 条件假设第39页
    3.5 数值模拟求解设置第39-42页
        3.5.1 模型与网格划分第39-40页
        3.5.2 求解条件设置第40-42页
    3.6 蒸发冷凝模型验证第42-44页
    3.7 计算结果分析第44-48页
        3.7.1 1C倍率放电下的温升模拟第44页
        3.7.2 1.5C倍率放电下的温升模拟第44-46页
        3.7.3 2C倍率放电下的温升模拟第46-47页
        3.7.4 2C倍率放电下热管对散热性能的影响第47页
        3.7.5 热管结构对电池组传热特性的影响第47-48页
    3.8 本章小结第48-50页
4 毛细芯结构热管复合传热系统的仿真及优化第50-67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毛细流动CFD模拟的研究现状第50-51页
    4.3 毛细流动的原理第51-52页
    4.4 多孔介质的基本性质、结构参数及研究方法第52-54页
        4.4.1 多孔介质的基本性质第53页
        4.4.2 多孔介质的研究方法第53-54页
    4.5 带多孔介质的热管内两相流模拟第54-59页
        4.5.1 CFD计算中多孔介质模型的有效性第54-56页
        4.5.2 影响热管传热效果的因素第56-59页
    4.6 对电池热管理模块的数值仿真第59-62页
        4.6.1 电池热管理模块模型构建第59-60页
        4.6.2 求解参数设置第60-62页
    4.7 计算结果分析第62-66页
        4.7.1 1C倍率放电第62-63页
        4.7.2 2C倍率放电第63-64页
        4.7.3 3C倍率放电第64-65页
        4.7.4 相变过程对电池组温升的影响第65-66页
    4.8 本章小结第66-67页
5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工作特性的实验研究第67-86页
    5.1 基于相变材料与热管耦合的复合热管理系统集成第67-69页
    5.2 电池热管理系统实验系统第69-72页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2-82页
        5.3.1 1C倍率放电第72-75页
        5.3.2 2C倍率放电第75-78页
        5.3.3 3C倍率放电第78-81页
        5.3.4 高倍率充放电循环时的电池组温度变化第81-82页
    5.4 实验与模拟结果的比较第82-84页
    5.5 本章小结第84-86页
6 总结与展望第86-88页
    6.1 研究结论第86-87页
    6.2 展望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比亚迪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案例研究
下一篇:汽车排气系统波纹管刚度及疲劳寿命理论计算与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