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4 论文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1.4.1 主体性教育理论 | 第13-14页 |
1.4.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第14页 |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4-17页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高职院校下职业能力框架及概念界定 | 第17-2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2.1.1 职业能力 | 第17-18页 |
2.1.2 高等职业教育 | 第18-19页 |
2.1.3 实践教学 | 第19-20页 |
2.2 高职院校下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 第20-25页 |
2.2.1 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 第20-21页 |
2.2.2 高等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 第21-25页 |
第三章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25-31页 |
3.1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3.2 调查情况分析 | 第26-28页 |
3.2.1 高职毕业生主要服务小企业 | 第26-27页 |
3.2.2 高职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弱 | 第27-28页 |
3.2.3 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 第28页 |
3.3 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 第28-31页 |
3.3.1 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欠完善 | 第28-29页 |
3.3.2 实践教材缺乏职业性 | 第29页 |
3.3.3 实践教学实施简单化 | 第29-30页 |
3.3.4 校外实践缺乏针对性 | 第30页 |
3.3.5 实践结果评价单一化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形成原因 | 第31-34页 |
4.1 培养目标与现实不相符 | 第31页 |
4.2 教学理念与社会需求脱节 | 第31页 |
4.3 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理论 | 第31-32页 |
4.4 实践教学设施条件不完善 | 第32页 |
4.5 评价体系不健全 | 第32-33页 |
4.6 师资力量薄弱 | 第33-34页 |
第五章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 第34-44页 |
5.1 职业能力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 第34-38页 |
5.1.1 转变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 第34页 |
5.1.2 以职业能力构建任务教学体系 | 第34-36页 |
5.1.3 提高实践课程的有效性 | 第36-38页 |
5.1.3.1 理论课程任务化 | 第36页 |
5.1.3.2 实践课程阶梯化 | 第36-37页 |
5.1.3.3 校外实训常态化 | 第37-38页 |
5.2 倡导教材开发实用性 | 第38-39页 |
5.2.1 实训教材具有仿真性 | 第38页 |
5.2.2 实训教材突出岗位性 | 第38-39页 |
5.2.3 实训教材开发多元化 | 第39页 |
5.3 健全考核与评价体系 | 第39-41页 |
5.3.1 校内与校外考核相结合 | 第39-40页 |
5.3.2 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 | 第40页 |
5.3.3 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 | 第40-41页 |
5.3.4 学生自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 | 第41页 |
5.4 教学实施的建设与保障 | 第41-44页 |
5.4.1 教学设施建设 | 第41-42页 |
5.4.2 双师师资队伍建设 | 第42-43页 |
5.4.3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跟踪体系建设 | 第43-4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