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1.4 创新与特色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21-24页 |
第三章 产融结合对企业运营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4-36页 |
3.1 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3.1.1 产融结合的概念界定 | 第24页 |
3.1.2 运营效率的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3.1.3 不同所有权的界定 | 第25页 |
3.2 产融结合对企业运营效率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25-33页 |
3.2.1 产融结合的路径分析 | 第25-27页 |
3.2.2 产融结合对企业运营效率影响的机制分析 | 第27-32页 |
3.2.3 产融结合对企业运营效率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分析 | 第32-33页 |
3.3 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产融结合对运营效率影响的差异分析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我国产融结合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 第36-52页 |
4.1 我国产融结合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36-38页 |
4.2 我国产融结合的特征分析 | 第38-50页 |
4.2.1 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特征分析 | 第38-44页 |
4.2.2 国有企业产融结合特征分析 | 第44-47页 |
4.2.3 非国有企业产融结合特征分析 | 第47-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我国企业产融结合对运营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设计 | 第52-58页 |
5.1 模型的构建 | 第52-54页 |
5.1.1 运营效率测算方法的选择 | 第52-53页 |
5.1.2 产融结合对企业运营效率影响的模型构建 | 第53-54页 |
5.2 研究变量的选取 | 第54-57页 |
5.2.1 运营效率测算指标的选取 | 第54-56页 |
5.2.2 产融结合样本的选取 | 第56-57页 |
5.3 数据来源与样本筛选 | 第57页 |
5.3.1 数据来源 | 第57页 |
5.3.2 样本筛选 | 第57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我国企业产融结合对运营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58-72页 |
6.1 企业运营效率的测算 | 第58-59页 |
6.1.1 样本描述统计 | 第58页 |
6.1.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第58-59页 |
6.1.3 企业运营效率测算结果 | 第59页 |
6.2 产融结合对企业运营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59-64页 |
6.2.1 产融结合运营效率情况分析 | 第60页 |
6.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60-61页 |
6.2.3 Tobit模型估计结果 | 第61-63页 |
6.2.4 实证结论分析 | 第63-64页 |
6.3 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产融结合对运营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64-70页 |
6.3.1 国有企业产融结合对运营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64-67页 |
6.3.2 非国有企业产融结合对运营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67-69页 |
6.3.3 实证结论分析 | 第69-7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七章 研究结果及建议 | 第72-76页 |
7.1 研究结果 | 第72-73页 |
7.2 建议 | 第73-76页 |
7.2.1 企业层面的建议 | 第73-74页 |
7.2.2 政府层面的建议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