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31页 |
2.1 组织政治知觉 | 第17-22页 |
2.1.1 组织政治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2 组织政治知觉的概念 | 第18-19页 |
2.1.3 组织政治知觉的维度和测量 | 第19-20页 |
2.1.4 组织政治知觉模型 | 第20-22页 |
2.2 新生代知识型员工 | 第22-24页 |
2.2.1 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的概念 | 第22-23页 |
2.2.2 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 第23-24页 |
2.3 反生产行为 | 第24-27页 |
2.3.1 反生产行为的概念 | 第24-25页 |
2.3.2 反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25-27页 |
2.3.3 反生产行为的维度和测量 | 第27页 |
2.4 工作满意度 | 第27-28页 |
2.4.1 工作满意度的概念 | 第27-28页 |
2.4.2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 | 第28页 |
2.5 情绪耗竭 | 第28-29页 |
2.5.1 情绪耗竭的概念 | 第28-29页 |
2.5.2 情绪耗竭的测量 | 第29页 |
2.6 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31-41页 |
3.1 基础理论和模型 | 第31-32页 |
3.1.1 社会交换理论 | 第31页 |
3.1.2 资源保存理论 | 第31-32页 |
3.2 研究模型 | 第32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32-41页 |
3.3.1 组织政治知觉对新生代知识型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 | 第32-34页 |
3.3.2 中介效应: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 第34-37页 |
3.3.3 中介效应: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 | 第37-41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41-53页 |
4.1 初始问卷的设计 | 第41-43页 |
4.1.1 个人基本信息部分 | 第41页 |
4.1.2 组织政治知觉量表 | 第41-42页 |
4.1.3 新生代知识型员工反生产行为量表 | 第42页 |
4.1.4 工作满意度量表 | 第42页 |
4.1.5 情绪耗竭量表 | 第42-43页 |
4.2 初始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43-44页 |
4.3 初始问卷的检验 | 第44-52页 |
4.3.1 初始问卷的项目分析 | 第44页 |
4.3.2 初始问卷的信度检验 | 第44-47页 |
4.3.3 初始问卷的效度检验 | 第47-52页 |
4.4 正式问卷的形成 | 第52-53页 |
第5章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第53-97页 |
5.1 数据的收集 | 第53-54页 |
5.1.1 数据收集方法 | 第53页 |
5.1.2 回收状况 | 第53-54页 |
5.2 描述统计分析 | 第54-56页 |
5.2.1 样本的描述统计 | 第54-55页 |
5.2.2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5-56页 |
5.3 信效度检验 | 第56-65页 |
5.3.1 信度检验 | 第56-58页 |
5.3.2 效度检验 | 第58-65页 |
5.4 假设检验 | 第65-90页 |
5.4.1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65-74页 |
5.4.2 相关分析 | 第74-75页 |
5.4.3 直接效应检验 | 第75-80页 |
5.4.4 中介效应检验 | 第80-90页 |
5.4.5 中介效应比较 | 第90页 |
5.5 数据分析讨论与启示 | 第90-97页 |
5.5.1 数据分析讨论 | 第90-95页 |
5.5.2 管理启示 | 第95-9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7-9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97-98页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第98-99页 |
6.2.1 研究局限 | 第98页 |
6.2.2 研究展望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附录 | 第110-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