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页 |
要旨 | 第5-7页 |
绪论 | 第7-8页 |
第一章 先行研究与问题意识 | 第8-15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8-9页 |
1.1.1 堀辰雄与《起风了》 | 第8页 |
1.1.2 中译本与译者的翻译观 | 第8-9页 |
1.2 先行研究 | 第9-12页 |
1.2.1 《起风了》翻译相关先行研究 | 第9-10页 |
1.2.2 《起风了》风格相关先行研究 | 第10-12页 |
1.3 问题意识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12-15页 |
1.4.1 风格标记理论 | 第12-14页 |
1.4.2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1.5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5页 |
第二章 风格的界定与可译性 | 第15-18页 |
2.1 风格与「文体」 | 第15-17页 |
2.2 风格的可译性与可译性限度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风格标记理论下《起风了》中译本的风格翻译分析 | 第18-40页 |
3.1 词语标记 | 第18-27页 |
3.1.1 暧昧模糊 | 第19-22页 |
3.1.2 朴素清新 | 第22-27页 |
3.2 句法标记 | 第27-31页 |
3.3 章法标记 | 第31-37页 |
3.3.1 人称照应 | 第31-33页 |
3.3.2 指示照应和连接粘连 | 第33-37页 |
3.4 修辞标记 | 第37-40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谢辞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