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其意义 | 第9-12页 |
第三节 文献梳理 | 第12-16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章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博物馆课程资源的理论探寻 | 第18-31页 |
第一节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和特点 | 第18-23页 |
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 | 第18-20页 |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 第20-23页 |
第二节 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内涵和特征 | 第23-29页 |
一、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内涵 | 第23-26页 |
二、博物馆课程资源的特征 | 第26-27页 |
三、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开发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基于博物馆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和价值分析 | 第31-41页 |
第一节 基于博物馆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 | 第31-34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第31-32页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第32-33页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基于博物馆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现实支撑 | 第34-37页 |
一、政策落实的推动 | 第34-35页 |
二、馆校发展的诉求 | 第35-36页 |
三、学生主体的需要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基于博物馆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分析 | 第37-40页 |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 第37-38页 |
二、拓宽教师的学科视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 第38页 |
三、发挥地方文化的魅力,传承地方文化的经典 | 第38-39页 |
四、提高博物馆的影响力,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基于博物馆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 第41-69页 |
第一节 实践原则:围绕语文学科的师生创造 | 第41-43页 |
一、适应性原则: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 | 第41-42页 |
二、语文性原则:体现语文学科的学科性 | 第42页 |
三、创造性原则:体现师生的创造性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实践策略:多方协作的活动机制 | 第43-45页 |
一、博物馆与中小学校的联合 | 第43-44页 |
二、多学科教师的协作团队 | 第44-45页 |
三、师生合作的活动方式 | 第45页 |
第三节 实践指导:立足于学生主体的教师指导 | 第45-52页 |
一、准备阶段 | 第46-49页 |
二、活动实践阶段 | 第49-51页 |
三、评价反思阶段 | 第51-52页 |
第四节 实践设想: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 | 第52-64页 |
一、博物馆里的讲解员 | 第53-56页 |
二、文物的前世今生 | 第56-58页 |
三、我与青花瓷 | 第58-64页 |
第五节 实践反思:基于实践层面的理性思考 | 第64-68页 |
一、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需要 | 第64-65页 |
二、活动任务的设置应以听说读写训练为主 | 第65-66页 |
三、活动方案要体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