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 生活化教学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二) 生活化教学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一)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第12页 |
(二)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 第12页 |
(三) 活动建构的理论 | 第12页 |
(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12页 |
(五) 分类教学法 | 第12-13页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3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培智学校小学阶段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调查 | 第15-25页 |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的确定 | 第15页 |
二、关于数学生活化教学在培智学校的实施情况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第15-20页 |
(一) 问卷结果分析 | 第15-20页 |
(二) 访谈结果分析 | 第20页 |
三、关于数学生活化教学在培智学校的实施情况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第20-25页 |
(一)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数据统计 | 第20-23页 |
(二)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培智学校小学阶段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5-30页 |
一、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存在问题 | 第25-26页 |
(一) 教师对“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 | 第25页 |
(二) 过分追求数学的生活化 | 第25-26页 |
二、现有的教材与“生活化教学”的冲突 | 第26-27页 |
(一) 统编教材与时代需求脱节 | 第26-27页 |
(二) 校本教材重生活轻系统性 | 第27页 |
三、“生活化教学”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一) 生活化的情境创设脱离生活 | 第27-28页 |
(二) “生活化”教学目标的缺失 | 第28页 |
(三) “生活化”的教学流于形式 | 第28-29页 |
(四) 数学教学语言的有效性存在问题 | 第29页 |
四、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存在问题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培智学校小学阶段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 第30-40页 |
一、树立科学的生活化教育观 | 第30页 |
(一) 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 第30页 |
(二) 累积专业知识 | 第30页 |
(三) 研究教学案例 | 第30页 |
二、创造性地重组数学教材 | 第30-32页 |
(一) 钻研教材 | 第31页 |
(二) 研究教学参考资料 | 第31-32页 |
(三) 灵活使用教材 | 第32页 |
三、将生活情境融入数学教学中 | 第32-34页 |
(一)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凸显数学情境的生活性 | 第32-33页 |
(二) 关注数学的学科本质,凸显数学情境的数学味、问题性、实用性 | 第33-34页 |
四、设计生活化的培智数学课堂教学 | 第34-38页 |
(一) 教学目标生活化 | 第34-35页 |
(二) 教学方法与形式多样化 | 第35-36页 |
(三) 教学语言“生活化 | 第36-38页 |
五、在现实环境中运用数学 | 第38-40页 |
(一) 学校生活“数学化” | 第38-39页 |
(二) 家庭生活“数学化” | 第39页 |
(三)社会生活“数学化”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培智学校小学阶段数学生活化教学案例研究 | 第40-50页 |
案例一 《比大小》 | 第40-45页 |
案例二 《认识人民币》 | 第45-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