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缘由 | 第11-13页 |
1.1.1 基于新时代对高中艺术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 | 第11-12页 |
1.1.2 工具理性影响下的高中艺术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 第12页 |
1.1.3 笔者对艺术教育的浓厚兴趣使然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3 研究评析 | 第18页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1.3.1 艺术教育 | 第18-19页 |
1.3.2 高中艺术教育 | 第19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19-20页 |
1.4.2 实践意义 | 第20页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22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6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22-23页 |
1.6.1 研究重、难点 | 第22页 |
1.6.2 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高中艺术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1 哲学基础 | 第23-25页 |
2.1.1 工具理性 | 第23-24页 |
2.1.2 价值理性 | 第24-25页 |
2.2 心理学基础 | 第25页 |
2.2.1 审美心理学 | 第25页 |
2.3 教育学基础 | 第25-27页 |
2.3.1 美学与美育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高中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7-41页 |
3.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27-28页 |
3.1.1 调查研究目的 | 第27页 |
3.1.2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3.1.3 研究工具 | 第27-28页 |
3.2 调查结果 | 第28-33页 |
3.2.1 高中艺术教育总体现状 | 第28页 |
3.2.2 高中艺术教育各维度的现状 | 第28-33页 |
3.3 高中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3-41页 |
3.3.1 艺术教育边缘化 | 第34页 |
3.3.2 艺术教育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 第34-36页 |
3.3.3 艺术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 第36-37页 |
3.3.4 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不足 | 第37-38页 |
3.3.5 艺术教育家庭与社会的参与度不高 | 第38-41页 |
第四章 高中艺术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1-49页 |
4.1 应试教育的重压桎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 | 第41-42页 |
4.2 教师职业素养的缺乏与教育方法的异化 | 第42-44页 |
4.2.1 教师职业素养的缺乏 | 第42-43页 |
4.2.2 教育方法的异化 | 第43-44页 |
4.3 教学评价的错误导向 | 第44-45页 |
4.3.1 对教师的错误评价 | 第44-45页 |
4.3.2 对学生的错误评价 | 第45页 |
4.4 教育行政部门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 第45-46页 |
4.4.1 对艺术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 | 第45-46页 |
4.4.2 对学校日常办学的不当引导 | 第46页 |
4.5 家庭和社会对学校艺术教育认识有待提高 | 第46-49页 |
4.5.1 家长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 第46-47页 |
4.5.2 社会不良环境阻碍艺术教育发展 | 第47-49页 |
第五章 高中艺术教育的改进策略 | 第49-55页 |
5.1 转变观念,重新认识艺术教育的价值所在 | 第49-50页 |
5.1.1 转向艺术教育的“无用之用” | 第49-50页 |
5.1.2 寻求艺术教育的价值理性 | 第50页 |
5.2 努力克服应试教育,探索有利于艺术教育发展的新制度 | 第50-51页 |
5.2.1 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加快艺术考试改革步伐 | 第50-51页 |
5.2.2 探索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的有效结合 | 第51页 |
5.3 完善艺术课程体系,提高艺术课程实施效率 | 第51-52页 |
5.3.1 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 第51-52页 |
5.3.2 创建多途径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 第52页 |
5.4 家庭、学校和社会齐头并进,合力共创艺术教育新时代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