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8-18页 |
一、研究缘由 | 第8-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四、研究设想 | 第16-18页 |
第一章 高中生语文课外读书笔记写作与指导的概述 | 第18-35页 |
第一节 高中生语文课外读书笔记的含义与类型 | 第18-22页 |
一、高中生语文课外读书笔记的含义 | 第18-21页 |
二、高中生语文课外读书笔记的类型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学生写读书笔记的要求 | 第22-24页 |
一、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要求 | 第22-23页 |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要求 | 第23-24页 |
第三节 高中生语文课外读书笔记的价值 | 第24-28页 |
一、积累语文知识 | 第24-25页 |
二、训练语文能力 | 第25-26页 |
三、提升思维品质 | 第26-27页 |
四、提高审美修养 | 第27-28页 |
第四节 高中生语文课外读书笔记写作与指导的理论基础 | 第28-35页 |
一、后现代主义理论 | 第28-29页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29-30页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第30-31页 |
四、终身学习理论 | 第31-32页 |
五、我国学者的相关论述 | 第32-35页 |
第二章 高中生语文课外读书笔记写作与指导的现状 | 第35-67页 |
第一节 高中生语文课外读书笔记写作与指导现状的调查设计 | 第35-38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36页 |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 第36页 |
三、调查设计 | 第36-38页 |
第二节 高中生语文课外读书笔记写作与指导现状调查 | 第38-53页 |
一、写作现状的调查 | 第38-48页 |
二、指导现状的调查 | 第48-53页 |
第三节 高中生语文课外读书笔记写作与指导存在的问题 | 第53-60页 |
一、写作存在的问题 | 第54-57页 |
二、指导存在的问题 | 第57-60页 |
第四节 高中生语文课外读书笔记写作与指导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60-67页 |
一、写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60-63页 |
二、指导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63-67页 |
第三章 高中生语文课外读书笔记写作与指导的策略 | 第67-89页 |
第一节 更新读写观念 | 第67-70页 |
一、教师认真引导 | 第67-68页 |
二、学生多思勤写 | 第68-70页 |
三、家长鼓励支持 | 第70页 |
第二节 精选课外读物 | 第70-73页 |
一、选的原则 | 第71-72页 |
二、读的范围 | 第72-73页 |
第三节 指导阅读方法 | 第73-76页 |
一、欣赏性阅读 | 第73-74页 |
二、质疑性阅读 | 第74-75页 |
三、比较性阅读 | 第75页 |
四、创造性阅读 | 第75-76页 |
第四节 指导写作方法 | 第76-80页 |
一、摘要式 | 第76-77页 |
二、提纲式与提要式 | 第77-78页 |
三、仿写式 | 第78页 |
四、阙疑式 | 第78-79页 |
五、心得体会式 | 第79-80页 |
第五节 拓展读写时空 | 第80-82页 |
一、巧用课前时空 | 第80-81页 |
二、妙用课堂时空 | 第81-82页 |
三、智用课后时空 | 第82页 |
第六节 完善评价体系 | 第82-89页 |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 第82-84页 |
二、评价标准个性化 | 第84-85页 |
三、评价形式多样化 | 第85-89页 |
结语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附录 | 第93-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