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10-12页 |
(一) 师范院校的重要使命——培养基础教育人才 | 第10页 |
(二) 社会现实的迫切需求——应对情感荒漠化 | 第10-11页 |
(三) 英语课程的学科功能——实施知情交融的教学 | 第11-12页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一) 情感内涵 | 第12-13页 |
(二) 情感教育内涵 | 第13-15页 |
三、相关研究概述 | 第15-18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师范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现状调查 | 第20-26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0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20-21页 |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21-22页 |
四、调查方法 | 第22页 |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一) 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第22-23页 |
(二) 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师范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1页 |
一、师范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一) 功能定位偏差:情感教育被误认为是促进认知教育的辅助手段 | 第26-27页 |
(二) 教师角色定位偏差:情感教育被误认为是政治教师和辅导员的专门职责 | 第27页 |
(三) 实施策略偏差:情感教育被政治思想道德教化所替代 | 第27-28页 |
二、师范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剖析 | 第28-31页 |
(一) 大班教学增加教师教学负荷 | 第28-29页 |
(二) 教学模式单一造成知情分离 | 第29页 |
(三) 学生学习主体性不强 | 第29-30页 |
(四) 教学评价制度不合理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师范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 第31-41页 |
一、师范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 | 第31页 |
二、师范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31-33页 |
(一) 乐情原则 | 第32页 |
(二) 冶情原则 | 第32页 |
(三) 融情原则 | 第32-33页 |
三、师范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 第33-41页 |
(一) 加强情感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情感修养 | 第33-35页 |
(二) 调动学生积极情感,促进情感内化 | 第35-36页 |
(三) 重视语篇整体教学,挖掘教材中情感资源 | 第36-38页 |
(四) 立足课堂,营造情感教育氛围 | 第38-39页 |
(五)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知情交融的英语教学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