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传记的概念特征及教学现状 | 第9-19页 |
第一节 传记的概念特征 | 第9-12页 |
一、传记的概念 | 第9页 |
二、传记的特征 | 第9-11页 |
三、传记的分类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传记教学的研究意义 | 第12-16页 |
一、传记教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2-15页 |
二、传记文自身的教育意义 | 第15-16页 |
第三节 传记作品的教学现状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其他写人记事文体及高考试题对传记教学的启示 | 第19-25页 |
第一节 其他写人记事文体对传记教学的启示 | 第19-22页 |
一、写人记事类记叙文对传记教学的启示 | 第19页 |
二、现代写人记事散文对传记教学的启示 | 第19-20页 |
三、小说教学对传记教学的启示 | 第20-21页 |
四、戏剧的教学对传记教学的启示 | 第21页 |
五、古代叙事散文的教学对古代传记教学的启示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高考试题对传记教学的启示 | 第22-25页 |
一、文言文传记试题对文言文传记教学的启示 | 第22-23页 |
二、现代文传记试题对现代传记教学的启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高中语文教材中传记的选文分析及教学策略 | 第25-33页 |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教材中传记选文的分布情况 | 第25-26页 |
第二节 高中语文教材中传记作品的选文特点 | 第26-27页 |
一、所选文章多出于正史或杰出人物的传记 | 第26页 |
二、所选文章侧重反映优秀人物的事迹和品质 | 第26页 |
三、所选传记在史学和文学方面均有典型性 | 第26-27页 |
第三节 传记的教学策略 | 第27-33页 |
一、有效导入法 | 第27页 |
二、整体感知法 | 第27-28页 |
三、知人论世法 | 第28页 |
四、品读体味法 | 第28页 |
五、提要钩玄法 | 第28-29页 |
六、把握形象法 | 第29页 |
七、探究迁移法 | 第29-30页 |
八、对比阅读法 | 第30页 |
九、活动表演法 | 第30页 |
十、尝试写作法 | 第30-33页 |
结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