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第12-14页 |
1.3.1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的不足 | 第14页 |
1.4.1 研究创新点 | 第14页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14页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4-18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15-18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8-30页 |
2.1 科技创新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2.1.1 科技创新的内涵及其重要性研究 | 第18-19页 |
2.1.2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 第19-20页 |
2.1.3 企业科技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 第20-21页 |
2.2 品牌价值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2.2.1 关于品牌价值的内涵方面的研究 | 第21-22页 |
2.2.2 关于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方面的研究 | 第22-24页 |
2.2.3 关于品牌价值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 第24-25页 |
2.3 科技创新与品牌价值关系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2.3.1 科技创新与品牌发展 | 第25-26页 |
2.3.2 科技创新对品牌价值影响研究综述 | 第26-28页 |
2.4 文献述评 | 第28-30页 |
3 现状分析 | 第30-40页 |
3.1 陕西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30-32页 |
3.1.1 陕西制造业发展概况 | 第30页 |
3.1.2 与全国的比较 | 第30-31页 |
3.1.3 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3.2 陕西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 第32-36页 |
3.2.1 陕西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概况 | 第33-34页 |
3.2.2 陕西企业科技创新的不足及薄弱环节 | 第34-36页 |
3.3 陕西企业品牌发展现状分析 | 第36-40页 |
3.3.1 陕西企业品牌发展概况 | 第36-37页 |
3.3.2 与全国的比较 | 第37-38页 |
3.3.3 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4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 第40-56页 |
4.1 理论基础 | 第40-42页 |
4.1.1 全球价值链U型曲线理论/微笑曲线理论 | 第40-41页 |
4.1.2 投入与产出理论 | 第41页 |
4.1.3 技术创新理论 | 第41-42页 |
4.1.4 成本管理理论 | 第42页 |
4.2 研究变量要素界定 | 第42-46页 |
4.2.1 科技创新要素界定 | 第42-44页 |
4.2.2 品牌价值要素界定 | 第44-46页 |
4.3 影响机理分析 | 第46-49页 |
4.3.1 企业是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的主体 | 第46页 |
4.3.2 企业科技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机理 | 第46-49页 |
4.4 研究假设提出 | 第49-56页 |
4.4.1 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对品牌价值 | 第50-51页 |
4.4.2 企业科技创新产出对品牌价值 | 第51-52页 |
4.4.3 企业科技创新环境支持能力对品牌价值 | 第52页 |
4.4.4 企业科技创新对品牌价值的滞后性 | 第52-53页 |
4.4.5 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科技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 第53-56页 |
5 研究设计 | 第56-64页 |
5.1 HIROSE模型品牌价值的计量及改进 | 第56-57页 |
5.1.1 模型相关因素调整及选择 | 第56-57页 |
5.1.2 HIROSE品牌价值评估应用 | 第57页 |
5.2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的收集 | 第57-59页 |
5.3 研究变量的测量 | 第59-61页 |
5.4 研究设计 | 第61-64页 |
6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 第64-76页 |
6.1 描述性统计 | 第64-65页 |
6.2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品牌价值相关性分析 | 第65-66页 |
6.3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对品牌价值的回归分析 | 第66-72页 |
6.3.1 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对品牌价值的回归分析 | 第67-68页 |
6.3.2 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对品牌价值的回归分析 | 第68-69页 |
6.3.3 科技创新环境支持能力对品牌价值的回归分析 | 第69页 |
6.3.4 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科技创新对品牌价值影响的比较分析 | 第69-72页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2-76页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76-8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6-77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77-81页 |
7.2.1 企业角度 | 第77-79页 |
7.2.2 政府角度 | 第79-81页 |
7.3 研究局限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就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