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C系统安全通信协议的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安全通信标准及协议 | 第12-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CBTC安全通信研究 | 第16-23页 |
2.1 CBTC系统概述 | 第16-17页 |
2.2 数据通信子系统DCS | 第17-18页 |
2.3 CBTC系统安全通信层次 | 第18-21页 |
2.3.1 DCS子系统 | 第19-20页 |
2.3.2 安全通信协议 | 第20-21页 |
2.4 安全通信协议主要性能要求 | 第21-22页 |
2.4.1 时效性 | 第21-22页 |
2.4.2 故障导向安全性 | 第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CBTC系统安全通信协议概要设计 | 第23-35页 |
3.1 安全通信协议的防御设计 | 第23-28页 |
3.1.1 序列号 | 第23-24页 |
3.1.2 安全校验码 | 第24页 |
3.1.3 时间戳 | 第24-25页 |
3.1.4 超时 | 第25-26页 |
3.1.5 反馈报文 | 第26-27页 |
3.1.6 地址信息验证 | 第27-28页 |
3.2 安全通信协议中的安全算法 | 第28-32页 |
3.2.1 线性反馈移位算法 | 第28-30页 |
3.2.2 循环冗余算法 | 第30-32页 |
3.3 安全通信协议状态机模型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安全通信协议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35-56页 |
4.1 系统建模及软件设计 | 第35-38页 |
4.1.1 安全通信协议总体结构 | 第35-36页 |
4.1.2 安全通信协议软件内部结构 | 第36-37页 |
4.1.3 安全通信模式选择 | 第37-38页 |
4.2 数据设计 | 第38-45页 |
4.2.1 报文设计 | 第39-42页 |
4.2.2 数据结构设计 | 第42-45页 |
4.3 安全通信层设计 | 第45-54页 |
4.3.1 安全校验处理 | 第45-50页 |
4.3.2 SSR报文的处理 | 第50-52页 |
4.3.3 SSE报文的处理 | 第52页 |
4.3.4 超时检测处理 | 第52-53页 |
4.3.5 通信参数的管理 | 第53-54页 |
4.4 冗余管理层设计 | 第54页 |
4.5 与应用层接口设计 | 第54-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安全通信协议半实物仿真 | 第56-71页 |
5.1 测试环境介绍 | 第56-58页 |
5.1.1 硬件仿真环境介绍 | 第56-57页 |
5.1.2 软件仿真环境介绍 | 第57-58页 |
5.2 测试方法 | 第58-59页 |
5.3 仿真设计及仿真测试 | 第59-70页 |
5.3.1 网络处理延时 | 第59-64页 |
5.3.2 链路建立时间 | 第64-66页 |
5.3.3 故障模拟 | 第66-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