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及高速列车建模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牵引供电系统数字仿真平台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轨道交通模拟实物平台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2章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潮流计算平台的设计 | 第16-41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方式概述 | 第16-18页 |
2.3 牵引网导线数学模型 | 第18-27页 |
2.3.1 牵引网导线参数计算方法 | 第18-21页 |
2.3.2 牵引网链式电路 | 第21-22页 |
2.3.3 多导体传输线路的等效电路元件参数 | 第22-24页 |
2.3.4 变压器数学模型 | 第24-27页 |
2.4 考虑车网耦合特性的牵引供电系统潮流算法 | 第27-32页 |
2.4.1 节点导纳矩阵的降阶方法 | 第27-30页 |
2.4.2 牵引负荷的迭代方法 | 第30-31页 |
2.4.3 牵引供电系统潮流算法 | 第31-32页 |
2.5 不同工况下牵引供电系统的算例分析 | 第32-36页 |
2.5.1 仿真目标 | 第32-33页 |
2.5.2 工况1(单列车运行于上行线路) | 第33-35页 |
2.5.3 工况2(上下行各1列车运行) | 第35页 |
2.5.4 工况3(6列车运行) | 第35-36页 |
2.5.5 仿真结论 | 第36页 |
2.6 牵引供电系统潮流计算平台的设计 | 第36-40页 |
2.6.1 牵引供电系统潮流计算平台的基本结构 | 第37页 |
2.6.2 潮流计算平台的界面设计及参数调用方法 | 第37-4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高速铁路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仿真平台的设计 | 第41-60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高速铁路动车组概述 | 第41-43页 |
3.2.1 高速铁路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 | 第41-42页 |
3.2.2 高速铁路动车组运行特性 | 第42-43页 |
3.3 高速铁路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工作原理及仿真建模 | 第43-53页 |
3.3.1 牵引整流器原理及控制策略 | 第43-46页 |
3.3.2 牵引整流器仿真模型 | 第46-48页 |
3.3.3 牵引逆变器原理及控制策略 | 第48-51页 |
3.3.4 牵引逆变器仿真模型 | 第51-53页 |
3.4 高速铁路动车组电气特性仿真分析 | 第53-58页 |
3.4.1 高速列车运行特性分析 | 第53-55页 |
3.4.2 高速列车谐波传播特性分析 | 第55-58页 |
3.5 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仿真平台的设计 | 第58-59页 |
3.5.1 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仿真平台的基本结构 | 第58页 |
3.5.2 牵引传动系统仿真平台的界面设计 | 第58-5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动态模拟平台的开发设计 | 第60-66页 |
4.1 引言 | 第60页 |
4.2 牵引供电及传动模拟平台 | 第60-65页 |
4.2.1 牵引供电及传动模拟平台整体规划 | 第60-61页 |
4.2.2 模拟平台各单元说明 | 第61-64页 |
4.2.3 高速铁路沙盘动态演示平台 | 第64-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