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评价在IBDP中文A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业评价提出新要求 | 第12-13页 |
二、我国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学业评价面临挑战 | 第13-14页 |
三、国际学生学业评价的趋势 | 第14-16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16-18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8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32页 |
第一节 IBDP评价的研究 | 第19-21页 |
一、IBDP评价的国内外研究 | 第19-20页 |
二、IBDP中文A有关的研究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真实性评价的研究 | 第21-32页 |
一、真实性评价的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二、真实性评价的理论渊源 | 第24-30页 |
三、真实性评价的应用研究 | 第30-32页 |
第三章 IBDP真实性评价概况 | 第32-48页 |
第一节 IBDP学生学业评价的性质 | 第32-34页 |
第二节 IBDP学生学业评价的目标和过程 | 第34-41页 |
一、IBDP学生评价的目标 | 第34-39页 |
二、IBDP学生评价的过程 | 第39-41页 |
第三节 IBDP中文A真实性学生学业评价的机制 | 第41-48页 |
一、IBDP中文A学生评价和课程 | 第41-45页 |
二、IBDP中文A学生评价和教学 | 第45-46页 |
三、IBDP中文A课程、教学和评价的关系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真实性评价应用的分析框架 | 第48-61页 |
第一节 真实性评价分析框架的确立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基本要素和主要内容 | 第49-58页 |
一、真实的任务 | 第49-52页 |
二、真实的情境 | 第52-55页 |
三、真实的标准 | 第55-58页 |
第三节 对真实性评价的思考 | 第58-61页 |
一、要素间关系 | 第58-59页 |
二、真实性评价的应用原则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真实性评价在IBDP中文A中的应用分析 | 第61-85页 |
第一节 在校内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 第61-72页 |
一、校内评价案例选取 | 第61-64页 |
二、真实性评价的应用分析 | 第64-72页 |
第二节 在校外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 第72-85页 |
一、校外评价案例选取 | 第72-76页 |
二、真实性评价的应用分析 | 第76-85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和反思 | 第85-89页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85-86页 |
第二节 和我国高中语文评价的对比 | 第86-88页 |
第三节 IBDP中文A评价的经验和启示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7页 |
中文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英文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网站 | 第96-97页 |
后记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