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不同类别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即时性评价比较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 绪论第12-16页
    (一)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教育政策的评价指向第12页
        2.教学实践的评价要求第12-13页
        3.教学学科的评价特征第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理论意义第13页
        2.实践意义第13-14页
    (三) 概念界定第14-16页
        1.“不同类别小学数学教师”的概念界定第14页
        2.“评价”、“课堂评价”与“课堂即时性评价”的概念界定第14-16页
二 文献综述第16-24页
    (一) 教学评价的相关研究第16-18页
        1.教学评价的含义第16-17页
        2.教学评价的分类与功能第17页
        3.当前教学评价的存在问题第17-18页
    (二) 课堂即时性评价相关研究第18-24页
        1.课堂即时性评价的含义第18-19页
        2.课堂即时性评价的分类与功能第19-20页
        3.当前教师即时性评价存在的问题第20-24页
三 研究设计及实施第24-28页
    (一) 研究问题第24页
    (二) 研究对象第24-25页
        1.教师的选择第24页
        2.课型的选择第24-25页
    (三) 研究思路第25-26页
        1.研究步骤第25页
        2.研究框架第25-26页
    (四) 研究方法第26-28页
        1.课堂观察法第27页
        2.访谈法第27页
        3.对比分析法第27-28页
四 课堂观察量表的编制与成型过程第28-50页
    (一) 理论指导第28-34页
        1.现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 的文本分析第28-30页
        2.LICC课堂观察模式的理论分析第30-32页
        3.CLASS课堂师生互动观察量表的理论分析第32-34页
    (二) 实践修正第34-50页
        1.量表的预观察与修改编制第34页
        2.专家审议与正式编制第34-44页
        3.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第44-45页
        4.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第45-50页
五 不同类别教师评价水平的整体特征分析第50-72页
    (一) 新手教师的不同评价维度表现情况第50-57页
        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第50-51页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第51-52页
        3.评价过程综合性第52-53页
        4.转化语言的意识性第53-54页
        5.评价意图使用情况第54-55页
        6.渗透思想的体现情况第55-57页
    (二) 经验性教师的不同评价维度表现情况第57-63页
        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第57-58页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第58-59页
        3.评价过程体现情况第59-60页
        4.转化语言使用情况第60-61页
        5.评价意图体现情况第61-62页
        6.渗透思想体现情况第62-63页
    (三) 专家型教师的不同评价维度表现情况第63-70页
        1.评价内容的使用情况第63-64页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第64-65页
        3.评价过程体现情况第65-67页
        4.转化语言使用情况第67-68页
        5.评价意图体现情况第68-69页
        6.渗透思想体现情况第69-70页
    (四) 不同专业发展层次教师整体评价特征的分析第70-72页
六 不同类别教师评价水平差异性的比较分析第72-98页
    (一) 不同类别教师转化语言维度使用情况的差异分析第73-76页
    (二) 不同类别教师评价内容维度使用情况的差异分析第76-80页
    (三) 不同类别教师评价方式维度使用情况的差异分析第80-84页
    (四) 不同类别教师评价意图维度体现情况的差异分析第84-87页
    (五) 不同类别教师评价过程维度体现情况的差异分析第87-91页
    (六) 不同类别教师思想渗透维度体现情况的差异分析第91-96页
    (七) 不同类别教师评价水平具体差异性的分析结论第96-98页
        1.小学数学教师的评价水平与数学思维的没有直接关联性第96页
        2.不同类别小学数学教师具体评价维度的差异性明显第96-98页
七 影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即时性评价水平的归因分析第98-108页
    (一) 专业发展层次制约教师的课堂即时性评价水平第98页
    (二) 教师的数学素养影响其评价的“数学思维特征”第98-101页
        1.数学语言素养影响影响教师评价的“语言转化意识性”第98-99页
        2.教师的数学知识素养基础限制其评价的拓展与深化第99-101页
    (三) 教师的评价技能素养影响评价的灵活性与影响力第101-102页
        1.教师评价语言储备影响其评价的多样性第101页
        2.评价信息传输形式的丰富度影响评价的影响力第101-102页
        3.评价方式的使用技巧影响评价的呈现效果第102页
    (四) 评价理念和反思意识影响教师评价的成长速度第102-104页
        1.教师的评价理念的定位影响其评价的目标定位第102-103页
        2.教师教学反思的主动性影响其评价的发展速度第103-104页
    (五) 评价专项培训的质量影响教师评价技能的学习程度第104-105页
    (六) 教师的“课程标准”认知程度影响其对评价的科学解读第105-108页
        1.“数学思维”认知程度影响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重视第105-106页
        2.“个体差异”了解程度影响教师评价的“因材施教”意识第106-108页
八 研究结论与分析第108-118页
    (一) 研究结论第108-111页
    (二) 改善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即时性评价的建议第111-118页
        1.提升教师课堂即时性评价水平,可以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层次性逐步开展第111页
        2.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即时性评价水平,要注重数学语言素养与知识素养的提升第111-113页
        3.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即时性评价水平,可以从评价语言的把握、评价功能的发挥、评价技巧使用、评价信息传输形式等专项开展、定向发展第113-114页
        4.变革评价思想观念、提升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将评价能力的发展与教师反思能力的发展同步进行第114-115页
        5.教师应注重“数学评价技能专项培训”的提升作用第115页
        6.强化教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 》的科学解读第115-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2页
附录第122-134页
    附录1:准观察要素第122-123页
    附录2:相关评价因素观察量表和评价内容要素观察量表第123-124页
    附录3:教师评价水平各维度等级划分标准第124-127页
    附录4:正式课堂即时性评价观察量表第127-128页
    附录5:预测样本课堂观察数据T检验第128-133页
    附录6: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即时性评价能力访谈提纲第133-134页
后记第134-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学生运算策略的调查分析--以Y小学某班为例
下一篇:课堂中非正式知识的整合研究--基于S小学语文教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