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学习机会公平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15-58页
    一、研究背景第15-26页
        (一)教育公平研究的趋势:宏观到微观第15-22页
        (二)教育公平实践的指向:逐渐关注学习公平问题第22-26页
    二、研究意义第26-28页
        (一)不断深化对教育公平的研究和理解第26-27页
        (二)提供全面考察学习机会公平的分析框架第27页
        (三)探寻提升学习机会公平水平的有效途径第27-28页
        (四)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公平意识和实践能力第28页
    三、研究设计与过程第28-56页
        (一)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的确定第29-30页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说明第30-42页
        (三)研究方法的选择第42-46页
        (四)研究过程的开展第46-53页
        (五)研究信度和效度的保证第53-55页
        (六)研究伦理的关照第55-56页
    四、论文思路第56-5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58-112页
    一、溯源与演进:一般机会公平的理论研究第58-70页
        (一)功利主义理论下的机会公平第59-62页
        (二)自由主义理论下的机会公平第62-65页
        (三)新平等主义理论下的机会公平第65-70页
    二、深入:教育机会公平研究第70-93页
        (一)教育机会公平的内涵与结构第71-77页
        (二)教育机会公平的现实问题第77-86页
        (三)影响教育机会公平的因素第86-93页
    三、聚焦:学习机会公平研究第93-110页
        (一)学习机会公平的理解第94-100页
        (二)学习机会公平的现实问题第100-106页
        (三)学习机会公平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第106-110页
    四、反思与借鉴:启示与本研究的空间第110-112页
第二章 探讨学习机会公平的理论基础第112-146页
    一、亚里士多德:形式上的机会平等第113-117页
        (一)作为美德伦理的正义第113-114页
        (二)作为法律规范的正义第114-117页
    二、罗尔斯:公平的人生机会第117-120页
        (一)纯粹的程序公平第117-118页
        (二)分配公平原则第118-120页
    三、雅各布:新的机会平等理论第120-124页
        (一)新机会平等理论三维度第120-123页
        (二)风险公平及其原则第123-124页
    四、本研究的概念框架和分析思路第124-146页
        (一)概念框架第125-143页
        (二)分析思路第143-146页
第三章 程序的遵守第146-172页
    一、权利的保障第149-158页
        (一)保证“不受待见”学生的学习权利第150-153页
        (二)鼓励学生竞选“语文科代表”第153-155页
        (三)给学生一定的提问权利第155-158页
    二、自由的尊重第158-168页
        (一)“被迫”加入其他兴趣小组学生的自由第159-162页
        (二)给学生选择练习题的“空间”第162-165页
        (三)给学生表达观点或需求的自由第165-168页
    三、本章小结第168-172页
        (一)“利益”博弈导致学习机会程序不公平问题第168-169页
        (二)学习权利和自由的相对性第169-170页
        (三)学生学习权利和自由的享有需要指导第170-172页
第四章 背景的考量第172-202页
    一、差别地对待第175-187页
        (一)依据身高进行座位安排第176-180页
        (二)作业的分层布置第180-183页
        (三)提问不同学生的“艺术”第183-187页
    二、适当地补偿第187-198页
        (一)提供更多接触多媒体的机会第188-191页
        (二)照顾作文主题内容的乡村来源第191-195页
        (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指导第195-198页
    三、本章小结第198-202页
        (一)机会匮乏导致学习机会背景不公平问题第199-200页
        (二)拓展多元学习机会的背景公平第200页
        (三)认真考量学生的“内部差异程度”第200-202页
第五章 风险的调控第202-232页
    一、对结果的调控第206-217页
        (一)一个都不能放弃第206-210页
        (二)确保“差生”掌握基础知识第210-214页
        (三)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第214-217页
    二、对结果影响的限制第217-229页
        (一)“差生”也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第218-222页
        (二)考虑备课内容的难易程度第222-225页
        (三)给予“差生”积极的评价第225-229页
    三、本章小结第229-232页
        (一)越来越广泛的风险公平第229页
        (二)超越了背景公平的“补偿性原则”第229-230页
        (三)调控结果并不是限制效率第230-232页
第六章 影响学习机会公平的因素第232-258页
    一、管制性制度因素第232-238页
        (一)与公平相关的法律制度第233-234页
        (二)考试制度对公平的特殊影响第234-235页
        (三)社会媒体舆论对不公平问题的监督第235-236页
        (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影响教师的公平观和行为第236-237页
        (五)学校对教学进度的要求影响教师的公平观和行为第237-238页
    二、规范性制度因素第238-246页
        (一)教育教学改革政策对公平的要求第239-241页
        (二)教育资源投入和公平的分配制度第241-242页
        (三)教师的公平观第242-243页
        (四)教师公平的教育教学观念第243-245页
        (五)教师实施教学公平的能力第245-246页
    三、文化—认知性制度因素第246-254页
        (一)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容易造成不公平问题第246-248页
        (二)社会对“分数”的态度影响学校和教师的公平观和行为第248-249页
        (三)学校对“分数、升学率”的看法影响教师的公平观和行为第249-250页
        (四)学校对教师公平实践的支持和帮助第250-252页
        (五)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公平”经历第252-253页
        (六)教师的个人情感第253-254页
    四、本章结语第254-258页
        (一)国家政策制度因素的理想规范第254-255页
        (二)社会价值观念和学校文化氛围因素的现实导引第255-257页
        (三)教师个人内在因素的直接作用第257-258页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第258-282页
    一、研究发现第258-265页
        (一)存在三维九类学习机会不公平问题第259-262页
        (二)教师倾向于从单一维度解决学习机会不公平问题第262-264页
        (三)学习机会公平的实现是教师教学实践与各影响因素间的互动过程第264-265页
    二、改善学习机会公平的建议第265-272页
        (一)拓展多元学习机会,重塑机会结构第266-268页
        (二)建立有利于公平的学校文化氛围第268-269页
        (三)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的公平素养第269-270页
        (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公平观念第270-272页
    三、综合探讨学习机会公平的理论再思考第272-280页
        (一)教育公平理论视角趋于多元化第273-277页
        (二)基于整合三种机会公平维度的学习机会公平第277-280页
    四、局限与展望第280-282页
结语:学习机会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研究的新领域第282-285页
附录一:学习机会公平研究访谈提纲第285-289页
附录二:学习机会的课堂观察框架第289-290页
附录三:学习机会公平24条基本原则第290-293页
附录四:原来班级里各个座位区域都是有命名的第293-294页
参考文献第294-316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第316-317页
后记第317-320页

论文共3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机制研究--复杂性理论的视角
下一篇:中学地理课程的科学素养功能体系的构建--基于国际比较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