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法国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管理 | 第9-10页 |
1.2.2 日本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管理 | 第10-11页 |
1.2.3 加拿大铁路轨道不平顺状态管理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4 国际铁路联盟铁路技术研究所(ORE)的轨道不平顺状态管理研究 | 第12-13页 |
1.2.5 德国高速轨道不平顺状态管理 | 第13页 |
1.2.6 我国铁路轨道不平顺状态管理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原始数据及其预处理 | 第16-23页 |
2.1 线路概况 | 第16-17页 |
2.2 轨检数据收集情况 | 第17-19页 |
2.3 轨检数据的预处理 | 第19-22页 |
2.3.1 去除异常值 | 第20页 |
2.3.2 零均值化 | 第20-21页 |
2.3.3 里程校正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不平顺基本评价 | 第23-33页 |
3.1 峰值扣分评价法 | 第23-27页 |
3.1.1 峰值扣分法简介 | 第23-24页 |
3.1.2 峰值扣分法具体运用 | 第24-27页 |
3.2 轨道质量指数评价法 | 第27-32页 |
3.2.1 轨道质量指数评价法简介 | 第27-28页 |
3.2.2 轨道质量指数法具体应用 | 第28-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不平顺预测分析 | 第33-42页 |
4.1 预测方法 | 第33-34页 |
4.2 预测结果及分析 | 第34-4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病害及其治理 | 第42-53页 |
5.1 线路爬行病害及其治理 | 第42页 |
5.1.1 线路爬行产生的原因 | 第42页 |
5.1.2 线路爬行的防治 | 第42页 |
5.2 曲线钢轨病害及其治理 | 第42-43页 |
5.2.1 曲线钢轨病害类型及其原因 | 第42-43页 |
5.2.2 曲线病害的防治 | 第43页 |
5.3 混凝土轨枕病害及其治理 | 第43页 |
5.3.1 混凝土轨枕伤损原因 | 第43页 |
5.3.2 混凝土轨枕病害整治 | 第43页 |
5.4 道床病害及其治理 | 第43-45页 |
5.4.1 道床病害产生的原因 | 第44页 |
5.4.2 道床病害的整治 | 第44-45页 |
5.5 道岔病害及其治理 | 第45-51页 |
5.5.1 道岔常见病害及产生原因 | 第45-48页 |
5.5.2 道岔病害的整治措施 | 第48-51页 |
5.6 冻害及其治理 | 第51-52页 |
5.6.1 冻害问题 | 第51页 |
5.6.2 冻害问题的整治 | 第51-52页 |
5.7 小结 | 第52-53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53-54页 |
6.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53页 |
6.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