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城市公交站现状 | 第9-10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的发展趋势 | 第10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0页 |
1.5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的用户分析 | 第11-15页 |
2.1 用户群体组成分析 | 第11页 |
2.2 用户需求调查 | 第11页 |
2.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11-15页 |
2.3.1 本地居民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12页 |
2.3.2 流动人口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12-13页 |
2.3.3 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的功能分析 | 第13-15页 |
第三章 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的系统分析 | 第15-22页 |
3.1 传统城市公交站功能需求分析 | 第15-16页 |
3.2 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的特殊性分析 | 第16-19页 |
3.2.1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基本类型 | 第16-18页 |
3.2.2 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的环境的特殊性 | 第18-19页 |
3.3 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与传统城市公交站区别总结 | 第19-22页 |
第四章 面向流动人口的公交站的无障碍设计分析 | 第22-27页 |
4.1 面向流动人口的无障碍设计的系统分析 | 第22-23页 |
4.1.1 面向流动人口无障碍设计的目的 | 第22页 |
4.1.2. 面向流动人口无障碍设计的作用 | 第22-23页 |
4.2 我国城市公交站无障碍设计发展 | 第23-25页 |
4.3 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无障碍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4.4 面向流动人口的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无障碍设计拟解决方案 | 第26-27页 |
第五章 面向流动人口的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的无障碍设计原则及理论依据 | 第27-33页 |
5.1 面向流动人口的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的无障碍设计原则 | 第27-30页 |
5.1.1 可及性原则 | 第27-28页 |
5.1.2 安全性原则 | 第28-29页 |
5.1.3 适用性原则 | 第29页 |
5.1.4 人性化原则 | 第29页 |
5.1.5 经济性原则 | 第29-30页 |
5.2 面向流动人口的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的无障碍设计基本途径 | 第30-31页 |
5.2.1 满足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流动人口的生理需求 | 第30页 |
5.2.2 满足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流动人口的心理需求 | 第30-31页 |
5.2.3 满足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的经济性和可实现性要求 | 第31页 |
5.3 面向流动人口的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的无障碍设计理论依据 | 第31-33页 |
第六章 津秦高铁滨海站面向流动人口的综合交通枢纽内公交站的无障碍设计 | 第33-47页 |
6.1 津秦高铁滨海站项目介绍 | 第33-35页 |
6.1.1 地理背景 | 第34页 |
6.1.2 历史变迁 | 第34-35页 |
6.2 项目分析 | 第35-47页 |
6.2.1 设计主题 | 第35-36页 |
6.2.2 设计方案 | 第36-4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7.1 结论 | 第47页 |
7.2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