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緒論 | 第16-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研究創新之處 | 第19页 |
1.5 研究框架和內容安排 | 第19-22页 |
1.5.1 章節結構 | 第19-22页 |
1.6 研究技術流程圖 | 第22-23页 |
第2章 相關文獻綜述 | 第23-67页 |
2.1 大同管理思想 | 第23-33页 |
2.1.1 歷代大同思想的產生與內涵 | 第23-26页 |
2.1.2 大同思想的規劃 | 第26-31页 |
2.1.3 大同未來管理觀層級架構與研究 | 第31-33页 |
2.2 銀髮族相關產業及各國對銀髮族服務之探討 | 第33-44页 |
2.2.1 銀髮族服務產業之定義 | 第34页 |
2.2.2 各國針對銀髮族服務之探討 | 第34-40页 |
2.2.3 台灣與日本銀髮族 | 第40-42页 |
2.2.4 與銀髮族相關產業分析 | 第42-44页 |
2.3 醫療健康管理定義與範圍 | 第44-57页 |
2.3.1 醫療照護技術研發領域分類說明 | 第45页 |
2.3.2 醫療健康管理與醫療服務品質之關係 | 第45-46页 |
2.3.3 醫療服務品質的意義及構面 | 第46-50页 |
2.3.4 何謂醫療品質(Quality of Care) | 第50-54页 |
2.3.5 醫療品質管理的演進與管理 | 第54-57页 |
2.4 層級分析法 | 第57-65页 |
2.4.1 層級分析法的發展歷程 | 第57-58页 |
2.4.2 層級分析法之目的與基本假設 | 第58页 |
2.4.3 層級分析法層級結構的優點 | 第58-63页 |
2.4.4 AHP方法論的不一致性 | 第63-65页 |
2.5 本章小結 | 第65-67页 |
第3章 醫療健康服務品質管理與銀髮族關係分析 | 第67-95页 |
3.1 台灣人口推計分析 | 第68-73页 |
3.1.1 總人口成長趨勢 | 第68-69页 |
3.1.2 平均餘命假設 | 第69-71页 |
3.1.3 高齡化程度推計 | 第71-73页 |
3.2 整體醫療產業結構與銀髮族關係分析 | 第73-81页 |
3.2.1 台灣與世界銀髮族人口層面探討分析 | 第73-79页 |
3.2.2 台灣銀髮族人口層面探討分析 | 第79-80页 |
3.2.3 目前社會層面的配合與銀髮族關係探討分析 | 第80-81页 |
3.3 針對目前醫療健康管理對於銀髮族照護之層面探討 | 第81-93页 |
3.3.1 公共政策與醫療產業分析目前老人照護的需求及現況 | 第81-87页 |
3.3.2 台灣地區銀髮族醫療健康分析 | 第87-88页 |
3.3.3 醫療服務品質產業軟體設施方面 | 第88-89页 |
3.3.4 未來醫療服務業因應銀髮族趨勢分析 | 第89-93页 |
3.4 本章小結 | 第93-95页 |
第4章 大同管理觀與銀髮族的概念架構分析 | 第95-109页 |
4.1 銀髮族與大同管理的主要意涵 | 第95-102页 |
4.1.1 銀髮族創新理論 | 第96-98页 |
4.1.2 構建銀髮族老人照顧服務系統的大同社會基本三要素 | 第98-100页 |
4.1.3 銀髮族照顧服務系統的大同社會基本架構 | 第100-102页 |
4.2 大同管理觀與醫療健康管理理論 | 第102-106页 |
4.2.1 禮運大同篇的老有所終銀髮族照顧服務系統的基本架構 | 第102-103页 |
4.2.2 銀髮族照顧服務系統的關係命題 | 第103-106页 |
4.3 銀髮族照顧的服務創新 | 第106页 |
4.4 銀髮族創新模式---以大同實踐為基礎 | 第106-108页 |
4.5 本章小結 | 第108-109页 |
第5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 第109-125页 |
5.1 資料分析方法 | 第109-116页 |
5.1.1 專家德菲爾法 (Delphi Method) | 第109-111页 |
5.1.2 層級分析法AHP | 第111-115页 |
5.1.3 AHP方法論的敏感性 | 第115页 |
5.1.4 AHP方法論的決策穩健性分析 | 第115-116页 |
5.2 問卷設計及資料收集 | 第116-121页 |
5.2.1 德爾菲法問卷 | 第116-118页 |
5.2.2 第一次德爾菲法調查問卷設計 | 第118-120页 |
5.2.3 第二次德爾菲法調查問卷設計 | 第120-121页 |
5.3 以大同管理觀與醫療健康服務品質管理理論構面設計 | 第121-124页 |
5.4 本章小結 | 第124-125页 |
第6章 數據實證分析與解釋 | 第125-145页 |
6.1 個案分析對象 | 第125-130页 |
6.1.1 樣本描述 | 第125-130页 |
6.2 因素層分析構面分析 | 第130-132页 |
6.3 方案層之關聯分析 | 第132-138页 |
6.3.1 創新服務融入銀髮族服務方案層分析 | 第132-134页 |
6.3.2 政府與民間企業投入銀髮族產業系統因素層 | 第134-136页 |
6.3.3 醫療專業人員對銀髮族之照顧系統因素層 | 第136-137页 |
6.3.4 以優質化醫療品質投入銀髮族照護系統因素層 | 第137-138页 |
6.4 因素層與方案層連結的相對應排序評選順位分析 | 第138-141页 |
6.5 因素層與方案層之關聯分析 | 第141-143页 |
6.6 本章小結 | 第143-145页 |
第7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 第145-155页 |
7.1 實證研究的結果歸納整理 | 第145-150页 |
7.2 研究啟示 | 第150-153页 |
7.3 研究建議 | 第153页 |
7.4 研究的局限性 | 第153-154页 |
7.5 未来研究方向 | 第154-155页 |
參考文獻 | 第155-170页 |
攻讀學位期間公開發表的論文 | 第170-172页 |
附錄 | 第172-184页 |
致谢 | 第184-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