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1-34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1-14页 |
1. 拷问:写作现实的尴尬 | 第11-12页 |
2. 溯源:写作价值的迷失 | 第12-13页 |
3. 醒思:写作智慧的回归 | 第13-14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1. 写作智慧 | 第15-21页 |
2. 探究性教学 | 第21-28页 |
3. 教学机制 | 第28-29页 |
4. 写作智慧、探究性教学和教学机制的关系 | 第29-30页 |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31-32页 |
1. 研究思路 | 第31-3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2页 |
(五) 研究的创新点和重难点 | 第32-34页 |
二、语文教学促进初中生写作智慧的调查研究 | 第34-66页 |
(一) 调查过程 | 第34-36页 |
1. 调查实施的设计 | 第34-35页 |
2. 调查样本的筛选 | 第35-36页 |
(二) 语文教学中初中生写作智慧的具体形态 | 第36-54页 |
1. 习得智慧 | 第36-43页 |
2. 转化智慧 | 第43-45页 |
3. 表达智慧 | 第45-53页 |
4. 总结 | 第53-54页 |
(三) 语文教学中初中生写作智慧的形成过程 | 第54-66页 |
1. 问题情境营造 | 第54-57页 |
2. 活动体验深化 | 第57-60页 |
3. 师生对话建构 | 第60-63页 |
4. 教学创生形成 | 第63-65页 |
5. 总结 | 第65-66页 |
三、语文探究性教学提升初中生写作智慧的理论机制 | 第66-75页 |
(一) 语文探究性教学提升初中生写作智慧的理论基础 | 第66-69页 |
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66-67页 |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67-68页 |
3. 智慧教育理论 | 第68-69页 |
(二) 语文探究性教学提升初中生写作智慧的要素分析 | 第69-75页 |
1. 理论机制的基本要素 | 第69-73页 |
2. 理论机制各要素的关系 | 第73-75页 |
四、语文探究性教学提升初中生写作智慧的实践操作 | 第75-86页 |
(一) 问题情境营造 | 第75-77页 |
1. 创设多元情境,化功利为兴趣 | 第75页 |
2. 优化情境问题,构支架促思考 | 第75-76页 |
3. 加强问题指导,以探究抓核心 | 第76-77页 |
(二) 活动体验深化 | 第77-80页 |
1. 丰富活动形式,让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 | 第77-78页 |
2. 扩充活动内容,让素材饱含生活的意蕴 | 第78页 |
3. 突出活动反馈,让作文充满理性的评价 | 第78-80页 |
(三) 师生对话建构 | 第80-83页 |
1. 鼓励自我对话,增添作文深意 | 第81-82页 |
2. 改良师生对话,开阔写作视角 | 第82页 |
3. 倡导生生对话,丰富习作内容 | 第82-83页 |
(四) 教学创生形成 | 第83-86页 |
1. 重视培养写作情感 | 第83页 |
2. 加强推动知识积累 | 第83-84页 |
3. 引导形成生活领悟 | 第84页 |
4. 鼓励实现个性写作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附录 | 第90-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