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绪论 | 第7-17页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研究背景 | 第7-8页 |
2.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3.研究展望 | 第13页 |
(三)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1.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2.理论基础 | 第15页 |
(四) 研究设计 | 第15-16页 |
1.研究目标 | 第15页 |
2.研究思路 | 第15页 |
3.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五)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二、新生代企业员工工作压力现状与需求预估 | 第17-27页 |
(一) 新生代企业员工工作压力现状 | 第17-24页 |
1.X香料公司简况 | 第17页 |
2.X香料公司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现状调查分析 | 第17-24页 |
(二) 新生代企业员工工作压力问题的需求预估 | 第24-27页 |
1.树立应对工作压力自信心的需求 | 第26页 |
2.学会舒缓工作压力技巧的需求 | 第26页 |
3.培养非理性情绪处理能力的需求 | 第26页 |
4.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需求 | 第26页 |
5.自我增能的需求 | 第26-27页 |
三、小组工作介入企业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第27-28页 |
(一) 小组工作方法的优势 | 第27页 |
(二) 小组成员的朋辈作用 | 第27-28页 |
四、小组工作介入企业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的实务 | 第28-47页 |
(一) 小组筹备 | 第28-30页 |
1.小组组员的招募 | 第28页 |
2.组员的需求评估 | 第28-29页 |
3.小组的类型 | 第29页 |
4.小组的目标 | 第29-30页 |
5.小组活动内容安排 | 第30页 |
(二) 小组活动过程 | 第30-43页 |
1.第一次小组活动:火眼金睛 | 第30-33页 |
2.第二次小组活动:动物之吼 | 第33-35页 |
3.第三次小组活动:释放自我 | 第35-37页 |
4.第四次小组活动:携手共进 | 第37-39页 |
5.第五次小组活动:潜能开发 | 第39-41页 |
6.第六次小组活动:期待再见 | 第41-43页 |
(三) 小组活动效果评估 | 第43-46页 |
1.评估方法选择 | 第43页 |
2.评估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四) 小组活动反思 | 第46-47页 |
1.研究样本的局限性 | 第46页 |
2.挑选和控制小组活动时间较难 | 第46页 |
3.开展活动的交流效果欠佳 | 第46-47页 |
五、总结与反思 | 第47-49页 |
(一) 总结 | 第47-48页 |
1.运用社会工作理论 | 第47页 |
2.运用小组互动技巧 | 第47页 |
3.建立活动引领策略 | 第47-48页 |
(二) 反思 | 第48-49页 |
1.小组类型的单一性 | 第48页 |
2.小组方法的片面性 | 第48页 |
3.研究样本的局限性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在读期间完成实践项目及发表论文(著) 情况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