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工科课程教学质量问题仍然突出 | 第10-11页 |
1.1.2 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推动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 第11-12页 |
1.1.3 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兴起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1.2.1 工科课程教学模式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2.2 翻转课堂相关研究 | 第15-22页 |
1.3 研究问题 | 第22-23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23-25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2 翻转课堂的起源及其理论依据 | 第26-34页 |
2.1 翻转课堂的产生背景 | 第26-28页 |
2.2 翻转课堂的历史沿革 | 第28-30页 |
2.3 翻转课堂的理论依据 | 第30-34页 |
2.3.1 掌握学习理论 | 第31页 |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1-32页 |
2.3.3 协作学习理论 | 第32页 |
2.3.4 混合学习理论 | 第32-34页 |
3 国内外高校工科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案例研究 | 第34-50页 |
3.1 圣何塞州立大学翻转课堂案例——以《电路分析导论》为例 | 第34-38页 |
3.1.1 翻转课堂的实施背景 | 第34-35页 |
3.1.2 翻转课堂的实施情况 | 第35-37页 |
3.1.3 实施翻转课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38页 |
3.2 清华大学翻转课堂案例——以《电路原理》为例 | 第38-44页 |
3.2.1 翻转课堂的实施背景 | 第39-40页 |
3.2.2 翻转课堂的实施情况 | 第40-42页 |
3.2.3 实施翻转课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4页 |
3.3 浙江大学翻转课堂案例——以《工程图学》为例 | 第44-48页 |
3.3.1 翻转课堂实施背景 | 第44-45页 |
3.3.2 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 | 第45-47页 |
3.3.3 实施翻转课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48页 |
3.4 案例研究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4 高校工科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目标及影响因素 | 第50-66页 |
4.1 高校工科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目标 | 第50-53页 |
4.2 高校工科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53-66页 |
4.2.1 调查方案 | 第53-54页 |
4.2.2 调查过程 | 第54-56页 |
4.2.3 调查数据分析与结果 | 第56-61页 |
4.2.4 高校工科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影响因子解析 | 第61-66页 |
5 政策建议 | 第66-6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9-70页 |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