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4.1 板书 | 第11-12页 |
1.4.2 板书设计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2.1 板书设计原则的研究 | 第13-14页 |
2.2 板书设计内容的研究 | 第14-15页 |
2.3 板书设计形式的研究 | 第15-16页 |
2.4 板书设计时机的研究 | 第16-17页 |
2.5 板书设计作用的研究 | 第17-19页 |
3 板书设计的基本原理 | 第19-22页 |
3.1 板书设计的教育学原理 | 第19-20页 |
3.1.1 双边活动原理 | 第19页 |
3.1.2 注重结构原理 | 第19页 |
3.1.3 直观教学原理 | 第19-20页 |
3.2 板书设计的心理学原理 | 第20-21页 |
3.2.1 板书设计的感知原理 | 第20页 |
3.2.2 板书设计的记忆原理 | 第20-21页 |
3.3 板书设计的美学原理 | 第21-22页 |
3.3.1 内容美 | 第21页 |
3.3.2 文字美 | 第21页 |
3.3.3 造型美 | 第21-22页 |
4 板书内容的设计与案例 | 第22-30页 |
4.1 设问式板书 | 第22-26页 |
4.1.1 设问式板书的定义 | 第22页 |
4.1.2 设问式板书设计的案例与分析 | 第22-25页 |
4.1.3 设问式板书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第25-26页 |
4.2 重点式板书 | 第26-30页 |
4.2.1 重点式板书的定义 | 第26页 |
4.2.2 重点式板书设计的案例与分析 | 第26-28页 |
4.2.3 重点式板书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第28-30页 |
5 板书形式的设计与案例 | 第30-37页 |
5.1 提纲式板书 | 第30-32页 |
5.1.1 提纲式板书的定义 | 第30页 |
5.1.2 提纲式板书设计的案例与分析 | 第30-31页 |
5.1.3 提纲式板书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第31-32页 |
5.2 表格式板书 | 第32-34页 |
5.2.1 表格式板书的定义 | 第32页 |
5.2.2 表格式板书设计的案例与分析 | 第32-33页 |
5.2.3 表格式板书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第33-34页 |
5.3 图示式板书 | 第34-37页 |
5.3.1 图示式板书的定义 | 第34页 |
5.3.2 图示式板书设计的案例与分析 | 第34-36页 |
5.3.3 图示式板书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第36-37页 |
6 板书时机的设计与案例 | 第37-45页 |
6.1 前置型板书 | 第37-40页 |
6.1.1 前置型板书的定义 | 第37页 |
6.1.2 前置型板书设计的案例与分析 | 第37-39页 |
6.1.3 前置型板书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第39-40页 |
6.2 同步型板书 | 第40-42页 |
6.2.1 同步型板书的定义 | 第40页 |
6.2.2 同步型板书设计的案例与分析 | 第40-41页 |
6.2.3 同步型板书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第41-42页 |
6.3 滞后型板书 | 第42-45页 |
6.3.1 滞后型板书的定义 | 第42页 |
6.3.2 滞后型板书设计的案例与分析 | 第42-43页 |
6.3.3 滞后型板书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第43-45页 |
7 板书和多媒体的融合与案例 | 第45-54页 |
7.1 板书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 第45页 |
7.2 板书与多媒体配合使用模式 | 第45-54页 |
7.2.1 用多媒体展示教学资源,用板书概括生成资源 | 第46-50页 |
7.2.2 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用板书总结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 第50-54页 |
8 访谈记录和分析总结 | 第54-56页 |
8.1 学生访谈与分析 | 第54-56页 |
9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第56-58页 |
9.1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9.1.1 物理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板书设计 | 第56页 |
9.1.2 板书设计要求精心、科学和美观 | 第56页 |
9.2 反思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后记(含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