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船舶主机余热综合回收系统的介绍 | 第12-14页 |
1.3 凝汽器工程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基本设计原则 | 第14-15页 |
1.3.2 工程设计方法的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1.4 凝汽器模拟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4.1 实验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2 数值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5 场协同理论的相关进展 | 第19-20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N-163 凝汽器的工程设计 | 第22-42页 |
2.1 N-163 凝汽器工程设计的任务 | 第22-23页 |
2.2 凝汽器工程设计要求与规范 | 第23-24页 |
2.3 凝汽器工程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 第24-39页 |
2.3.1 N-163 凝汽器热力计算 | 第24-27页 |
2.3.2 N-163 凝汽器冷却管的振动计算 | 第27-31页 |
2.3.3 N-163 凝汽器零部件结构的设计与选型 | 第31-39页 |
2.4 N-163 设计结构说明 | 第39-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凝汽器数值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42-73页 |
3.1 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凝汽器数值模拟 | 第43-48页 |
3.1.1 多孔介质模型介绍 | 第43-44页 |
3.1.2 多孔介质模型在管束中的应用 | 第44-45页 |
3.1.3 一般性连续流动的控制方程 | 第45-46页 |
3.1.4 引入多孔介质模型的控制方程 | 第46-48页 |
3.2 凝汽器模型的简化及控制方程组的建立 | 第48-55页 |
3.2.1 凝汽器壳侧流动复杂性 | 第48-49页 |
3.2.2 二维物理模型的简化与假设 | 第49-50页 |
3.2.3 二维控制方程组 | 第50-55页 |
3.3 辅助关系式 | 第55-56页 |
3.3.1 混合物温度的修正 | 第55页 |
3.3.2 混合物物性的修正 | 第55-56页 |
3.4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56-57页 |
3.5 数值模拟的实现工具与处理方法 | 第57-66页 |
3.5.1 FLUENT软件的简介 | 第57-58页 |
3.5.2 用户自定义程序(UDF)与多孔介质区域的处理 | 第58-66页 |
3.6 数值模拟的实现过程 | 第66-72页 |
3.6.1 N-163 凝汽器的主要结构参数 | 第66页 |
3.6.2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66-70页 |
3.6.3 数值模拟程序的计算 | 第70-7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4章 N-163 型凝汽器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与结构优化 | 第73-82页 |
4.1 N-163 型凝汽器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73-79页 |
4.1.1 速度场分析 | 第74-75页 |
4.1.2 压力场分析 | 第75页 |
4.1.3 温度场分析 | 第75-76页 |
4.1.4 传热系数分析 | 第76-77页 |
4.1.5 空气浓度分析 | 第77-78页 |
4.1.6 分布质量分析 | 第78-79页 |
4.2 N-163 型凝汽器的结构优化 | 第79-80页 |
4.3 N-163 型凝汽器优化前后的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第80-8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5章 数值模型的考核与基于场协同原理结构优化分析 | 第82-97页 |
5.1 数值模型的考核 | 第82-88页 |
5.1.1 数值模拟结果 | 第84-86页 |
5.1.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86-88页 |
5.2 基于场协同原理的结构优化验证性分析 | 第88-96页 |
5.2.1 场协同理论的基本思想 | 第88-89页 |
5.2.2 速度场与温度场的场协同分析 | 第89-90页 |
5.2.3 速度场与压力场的场协同分析 | 第90-91页 |
5.2.4 N-163 型凝汽器优化前后三场协同性能分析 | 第91-9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结论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