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文本解读教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四、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第一章 当下高中古诗文本解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5-23页 |
第一节 教师古诗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 | 第15-19页 |
(一)教师古诗教学严重依赖教参 | 第16-17页 |
(二)教师古诗解读内容混乱 | 第17-19页 |
第二节 高中生古诗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 | 第19-23页 |
(一)因功利性丧失学习兴趣 | 第19-20页 |
(二)古诗学习僵化 | 第20-21页 |
(三)学生古诗学习重难点把握困难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高中古诗文本解读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3-29页 |
第一节 古诗解读模糊的原因 | 第23-24页 |
(一)“诗无达诂”的影响 | 第23-24页 |
(二)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欠缺 | 第24页 |
第二节 教学设计不合理的原因 | 第24-26页 |
(一)课程标准的宏观性与模糊性 | 第25页 |
(二)教学设计忽视古诗的文体特点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古诗解读内容混乱的原因 | 第26-29页 |
(一)教学模式化 | 第26-27页 |
(二)古诗文本解读界定不清导致解读内容随意 | 第27页 |
(三)古诗文本解读内容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古诗教学的文本解读策略 | 第29-41页 |
第一节 直觉顿悟 | 第29-32页 |
(一)直觉顿悟运用于古诗教学的必然性 | 第29-30页 |
(二)直觉顿悟运用于古诗教学的切入点 | 第30-31页 |
(三)直觉顿悟运用于古诗教学的具体操作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还原文本内部矛盾 | 第32-35页 |
(一)还原文本内部矛盾运用于古诗教学的必然性 | 第33页 |
(二)还原内部矛盾运用于古诗教学的切入点 | 第33-34页 |
(三)还原内部矛盾运用于古诗教学的具体操作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关注历史语境 | 第35-38页 |
(一)关注历史语境运用于古诗教学的必然性 | 第35-36页 |
(二)关注历史语境运用于古诗教学的切入点 | 第36页 |
(三)关注历史语境运用于古诗教学的具体操作 | 第36-38页 |
第四节 想象与诗人对话 | 第38-41页 |
(一)想象与诗人对话运用于古诗教学的必然性 | 第38-39页 |
(二)想象与诗人对话运用于古诗教学的切入点 | 第39页 |
(三)想象与诗人对话运用于古诗教学的具体操作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