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外研究概况评述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13-16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创新点 | 第16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审计质量的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2.1 审计质量的内涵 | 第17-18页 |
2.1.1 审计质量的界定 | 第17页 |
2.1.2 审计质量的特点 | 第17-18页 |
2.2 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 | 第18-21页 |
2.2.1 盈余管理程度 | 第19页 |
2.2.2 事务所规模 | 第19页 |
2.2.3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 | 第19-21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第21-27页 |
3.1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现状 | 第21-23页 |
3.2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23-27页 |
3.2.1 审计主体 | 第23-24页 |
3.2.2 审计客体 | 第24-25页 |
3.2.3 外部审计环境 | 第25-27页 |
4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27-40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27-29页 |
4.1.1 事务所规模 | 第27页 |
4.1.2 审计收费 | 第27页 |
4.1.3 是否“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 第27-28页 |
4.1.4 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 第28页 |
4.1.5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第28-29页 |
4.2 建立研究模型 | 第29-33页 |
4.2.1 数据来源及样本的选取 | 第29-30页 |
4.2.2 变量选择 | 第30-32页 |
4.2.3 模型构建 | 第32-33页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4.4 单变量统计分析 | 第34-37页 |
4.5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 第37-40页 |
4.5.1 相关分析 | 第37-38页 |
4.5.2 回归分析 | 第38-40页 |
5 实证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 第40-46页 |
5.1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5.1.1 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页 |
5.1.2 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页 |
5.1.3 是否“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页 |
5.1.4 上市公司的经营和财务风险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1页 |
5.1.5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41-44页 |
5.2.1 鼓励本土所合并,促进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 | 第42-43页 |
5.2.2 吸引和培养优质人才,提高整体执业能力 | 第43-44页 |
5.2.3 建立风险识别体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 第44页 |
5.3 未来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