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8-9页 |
二、鸠摩罗什及其《妙法莲华经》 | 第9-10页 |
三、选题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一)关于副词的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二)关于《妙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四、本课题所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五、副词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妙法》副词的概貌 | 第16-41页 |
一、时间副词 | 第16-23页 |
二、程度副词 | 第23-26页 |
三、状态副词 | 第26-29页 |
四、范围副词 | 第29-35页 |
五、否定副词 | 第35-38页 |
六、谦敬副词 | 第38页 |
七、疑问副词 | 第38-39页 |
八、推度副词 | 第39页 |
九、连接副词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二章 《妙法》中副词的特色 | 第41-46页 |
第一节 《妙法》中副词的特点 | 第41页 |
第二节 《妙法》与《正法》中副词的比较 | 第41-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妙法》副词的起源和历时演变考察举隅 | 第46-54页 |
第一节“即”的发展演变 | 第46-50页 |
第二节“渐”的发展演变 | 第50-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妙法》副词的语料价值——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 | 第54-64页 |
第一节 为《汉语大词典》中的副词提供参照 | 第54-62页 |
第二节 补充《汉语大词典》中未收录的副词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