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0.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11-12页 |
0.2 研究对象及调查对象 | 第12-13页 |
0.2.1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0.2.2 调查对象 | 第13页 |
0.3 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0.3.1 同义词的定义 | 第13-15页 |
0.3.2 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 第15-18页 |
0.3.3 同义词词典在语文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差异 | 第18-20页 |
0.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第20-21页 |
0.4.1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0.4.2 语料来源 | 第20-21页 |
第一章 高级水平留学生同义词学习情况的调查 | 第21-38页 |
1.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 第21-23页 |
1.1.1 被调查者国籍 | 第21页 |
1.1.2 被调查者学习时间 | 第21-22页 |
1.1.3 被调查者HSK水平 | 第22-23页 |
1.1.4 被调查者学习动机 | 第23页 |
1.2 教学前受调查者学习同义词的情况 | 第23-29页 |
1.2.1 受调查者对同义词的认知 | 第23-25页 |
1.2.2 受调查者学习同义词的途径 | 第25-26页 |
1.2.3 教师讲解在辨析同义词中的作用 | 第26-28页 |
1.2.4 教学前调查问卷对教学活动的启发 | 第28-29页 |
1.3 教学后受调查者学习同义词的情况 | 第29-37页 |
1.3.1 学生对同义词教学的态度 | 第29-30页 |
1.3.2 传统讲述式与表格对比式辨析的认可度 | 第30页 |
1.3.3 课堂讲解中专业术语的使用情况 | 第30-32页 |
1.3.4 课堂讲解中正、误示例的使用情况 | 第32-34页 |
1.3.5 同义词练习设计 | 第34-35页 |
1.3.6 教学后调查问卷对教学活动的建议 | 第35-3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二章 高级水平留学生同义词使用的偏误类型 | 第38-56页 |
2.1 语音偏误 | 第38-40页 |
2.2 词汇偏误 | 第40-46页 |
2.2.1 不明词义的偏误 | 第40-41页 |
2.2.2 语义侧重的偏误 | 第41-42页 |
2.2.3 范围大小的偏误 | 第42-43页 |
2.2.4 语言色彩的偏误 | 第43-46页 |
2.3 语法偏误 | 第46-54页 |
2.3.1 词法偏误 | 第46-49页 |
2.3.2 句法偏误 | 第49-5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三章 高级水平留学生同义词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第56-68页 |
3.1 学生角度 | 第56-60页 |
3.1.1 母语负迁移 | 第56-58页 |
3.1.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 第58-60页 |
3.2 教师角度 | 第60-64页 |
3.2.1 课堂释义不准确 | 第60-63页 |
3.2.2 忽略课堂辨析 | 第63-64页 |
3.3 教材角度 | 第64-68页 |
3.3.1 教材辨析的不准确 | 第64-66页 |
3.3.2 教材英文注释不准确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