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3 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2 长效机制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15-24页 |
2.1 工作长效机制概况 | 第15-16页 |
2.1.1 工作长效机制概述 | 第15页 |
2.1.2 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与政策保障 | 第15-16页 |
2.1.3 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与绩效考核 | 第16页 |
2.2 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重视人才成长需要是长效机制建立的前提条件 | 第16-18页 |
2.2.2 符合公共人事管理需求是长效机制建立的制度基础 | 第18页 |
2.2.3 形成目标管理机制是长效机制建立的根本目的 | 第18-19页 |
2.3 国内大学生村官工作模式的分析 | 第19-24页 |
2.3.1 建设基层公务员队伍的重庆模式 | 第19-20页 |
2.3.2 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宿迁模式 | 第20-21页 |
2.3.3 创新公选大学生村村官的屯留模式 | 第21-22页 |
2.3.4 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模式的评价 | 第22-24页 |
3 朝阳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 第24-33页 |
3.1 朝阳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的分析 | 第24-28页 |
3.1.1 朝阳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 第24-25页 |
3.1.2 朝阳市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8页 |
3.2 朝阳市大学生村官工作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 | 第28-30页 |
3.2.1 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不高 | 第28-29页 |
3.2.2 大学生村官工作生疏和工作效率低 | 第29页 |
3.2.3 影响大学生村官考核的公平公正 | 第29页 |
3.2.4 不能培养成具有专项专职才能大学生村官 | 第29-30页 |
3.3 朝阳市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存在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 第30-33页 |
3.3.1 选聘前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认知不够 | 第30页 |
3.3.2 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灵活性不足 | 第30-31页 |
3.3.3 大学生村官工作量化不足 | 第31-32页 |
3.3.4 培养专项专职人才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 第32-33页 |
4 朝阳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可行性论证 | 第33-40页 |
4.1 朝阳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 第33-36页 |
4.1.1 朝阳大学生村官选聘的政策 | 第33-34页 |
4.1.2 朝阳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建立的可行性探究 | 第34-36页 |
4.2 朝阳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流程的建立 | 第36-40页 |
4.2.1 朝阳大学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流程的关键点 | 第36-37页 |
4.2.2 朝阳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中反馈属性的确立 | 第37-38页 |
4.2.3 朝阳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整体流程的建立 | 第38-40页 |
5 构建朝阳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对策 | 第40-45页 |
5.1 构建有朝阳特色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 | 第40-41页 |
5.1.1 经济欠发达区域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 第40页 |
5.1.2 结合朝阳当地民族风情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 第40-41页 |
5.2 实现朝阳大学村官的全面发展 | 第41-42页 |
5.2.1 加强朝阳大学生村官对朝阳当地文化的发掘 | 第41页 |
5.2.2 朝阳大学生村官要注重于朝阳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 第41-42页 |
5.2.3 朝阳大学生村官加强朝阳农村经济建设 | 第42页 |
5.3 完善朝阳大学生村官的量化考核制度 | 第42-43页 |
5.3.1 对朝阳大学生村官工作实施多维度的量化和权重化考核 | 第42-43页 |
5.3.2 制定多维度量化和权重化的考核办法,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 第43页 |
5.4 加大对朝阳大学生村官的财政支持力度 | 第43-44页 |
5.4.1 提高朝阳大学生村官的可支配收入 | 第43页 |
5.4.2 加大朝阳大学生村官专职专项培训的财政投入 | 第43-44页 |
5.5 通过媒体促进朝阳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建立 | 第44-45页 |
5.5.1 加大媒体对朝阳大学生村官的宣传力度 | 第44页 |
5.5.2 通过媒体对朝阳大学生村官进行长效监督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A 大学生村官问卷调查表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