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建平县事业单位编制调整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关键词解释第10-12页
        1.2.1 事业单位第10页
        1.2.2 事业单位编制第10-11页
        1.2.3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第11页
        1.2.4 机构编制管理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1.3.3 文献研究的启示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建平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8-31页
    2.1 建平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现状第18-22页
        2.1.1 建平县自然情况第18页
        2.1.2 事业单位构成及政府控编情况第18-19页
        2.1.3 机构编制管理的历史沿革第19-21页
        2.1.4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行情况第21-22页
        2.1.5 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取得的成就第22页
    2.2 建平县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27页
        2.2.1 机构布局不合理第22-23页
        2.2.2 编制结构不合理第23-25页
        2.2.3 经费形式单一第25-26页
        2.2.4 编制实际需求量与增长量不一致第26-27页
        2.2.5 缺乏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第27页
    2.3 建平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27-31页
        2.3.1 在编人员进入形式较多第27-28页
        2.3.2 管理标准和监督检查机制缺乏第28-29页
        2.3.3 基层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自主权缺乏第29页
        2.3.4 机构编制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第29-31页
3 建平县事业单位编制调整方案论证第31-40页
    3.1 国内其他县区级事业单位编制调整的经验借鉴第31-32页
        3.1.1 成都市郸县推动城乡人才均衡配置的经验第31页
        3.1.2 苏州吴江市对编制核定原则与依据研究的经验第31页
        3.1.3 河南省安阳县医疗卫生县乡一体化体制改革的经验第31-32页
        3.1.4 浙江省三门县大力整合食品检测机构的经验第32页
        3.1.5 四个地区经验的比较第32页
    3.2 建平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确立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第32-36页
        3.2.1 明确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影响因素第32-33页
        3.2.2 建平县事业单位编制影响因素分析第33-36页
    3.3 建平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整的实现方案第36-40页
        3.3.1 规范和整合机构职责设置第36-37页
        3.3.2 规范编制结构、内设机构及领导职数第37-38页
        3.3.3 在更大范围和领域综合设置机构第38-39页
        3.3.4 推动事业单位编制资源向基层配置第39-40页
4 建平县事业单位编制调整的对策和建议第40-46页
    4.1 建平县事业单位编制调整的原则第40页
        4.1.1 严控总量,只减不增原则第40页
        4.1.2 盘活存量,动态调整原则第40页
        4.1.3 优化结构,撤一建一原则第40页
    4.2 建平县事业单位编制调整的制度框架第40-42页
        4.2.1 建立适合小城镇发展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第40-41页
        4.2.2 建立并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第41页
        4.2.3 实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第41-42页
        4.2.4 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管理模式第42页
    4.3 建平县事业单位编制调整实施举措第42-46页
        4.3.1 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第42-43页
        4.3.2 规范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程序第43-44页
        4.3.3 建立多部门联动的编制管理机制第44页
        4.3.4 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连D镇新农保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及改进研究
下一篇:朝阳市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