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丝状真菌及黑曲霉发酵工业应用 | 第10-11页 |
1.2 糖化酶结构及催化机理 | 第11-13页 |
1.2.1 I型与II型糖化酶 | 第11-12页 |
1.2.2 糖化酶结构改造 | 第12页 |
1.2.3 糖化酶酶反应机理 | 第12-13页 |
1.3 黑曲霉发酵生产糖化酶的研究现状及技术瓶颈 | 第13-17页 |
1.3.1 黑曲霉菌种选育 | 第13页 |
1.3.2 GlaA启动子诱导效果研究 | 第13-14页 |
1.3.3 黑曲霉代谢网络研究 | 第14-15页 |
1.3.4 黑曲霉转录组学研究 | 第15页 |
1.3.5 黑曲霉菌体形态 | 第15-17页 |
1.4 丝状真菌形态控制及应用 | 第17-21页 |
1.4.1 菌体形态的图形分析 | 第17-18页 |
1.4.2 能量输入对菌体形态的控制 | 第18-20页 |
1.4.3 添加微粒对于黑曲霉发酵过程影响 | 第20-21页 |
1.4.4 工业规模优化现状 | 第21页 |
1.5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2章 材料及常规测定分析方法 | 第23-28页 |
2.0 菌种 | 第23页 |
2.1 培养基 | 第23-24页 |
2.2 试剂与设备 | 第24-26页 |
2.2.1 发酵罐 | 第24-25页 |
2.2.2 其他设备 | 第25-26页 |
2.3 参数检测与分析 | 第26-28页 |
2.3.1 生物量 | 第26页 |
2.3.2 葡萄糖 | 第26页 |
2.3.3 铵离子 | 第26页 |
2.3.4 糖化酶 | 第26页 |
2.3.5 发酵过程尾气检测及OUR/CER计算 | 第26-27页 |
2.3.6 有机酸测定 | 第27-28页 |
第3章 丝状真菌形态及流变参数测定方法建立及应用 | 第28-41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菌体形态测定 | 第29-34页 |
3.2.1 形态测定方法建立 | 第29-31页 |
3.2.2 形态参数定义及应用 | 第31-34页 |
3.3 发酵液流变特性测定 | 第34-40页 |
3.3.1 发酵液流体特性及模型拟合 | 第34-35页 |
3.3.2 高固含物样品流变特性测定方法 | 第35-38页 |
3.3.3 黑曲霉发酵液流变特性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供氧水平及不同转速对黑曲霉形态及发酵过程影响 | 第41-56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基于氧分压控制的过程控制策略 | 第41-46页 |
4.2.1 实验设计 | 第41-42页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4.3 基于转速控制的过程控制策略 | 第46-54页 |
4.3.1 实验设计 | 第46-47页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反应器流场特性对黑曲霉生长及产酶影响 | 第56-69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基于OUR控制的过程控制策略及发酵结果 | 第56-59页 |
5.3 发酵过程形态分析 | 第59-63页 |
5.4 单位体积功率输入及能量耗散循环方程 | 第63-67页 |
5.5 粒子测速系统相关性分析 | 第67-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结论 | 第69-70页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A | 第78-80页 |
附录B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