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导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12-29页 |
第一节 中国博物馆教育理论研究 | 第12-23页 |
一 博物馆教育的理念 | 第12-16页 |
二 博物馆教育的定义 | 第16-18页 |
三 博物馆教育的本质和特点 | 第18-21页 |
四 博物馆教育功能分析 | 第21-23页 |
第二节 中国博物馆教育现状研究 | 第23-25页 |
第三节 数字技术对博物馆教育产生的影响研究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二章 何谓博物馆教育 | 第29-78页 |
第一节 博物馆教育的定义 | 第29-36页 |
一 博物馆及其机构性质 | 第29-31页 |
二 教育的含义 | 第31-32页 |
三 博物馆教育的定义 | 第32-36页 |
第二节 博物馆教育的根本目的 | 第36-42页 |
一 教育的根本目的 | 第36-39页 |
二 博物馆教育的根本目的 | 第39-42页 |
第三节 博物馆教育的要素 | 第42-48页 |
一 教育者 | 第42-43页 |
二 受教育者 | 第43-46页 |
三 教育中介系统 | 第46-48页 |
第四节 博物馆教育的本质特征 | 第48-77页 |
一 实物性 | 第48-54页 |
二 人文情境 | 第54-59页 |
三 经验性 | 第59-64页 |
四 混合性 | 第64-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三章 数字技术对博物馆教育的影响 | 第78-102页 |
第一节 博物馆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78-83页 |
一 英国和美国博物馆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78-81页 |
二 我国博物馆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81-82页 |
三 博物馆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 第82-83页 |
第二节 数字化时代与数字技术 | 第83-93页 |
一 数字化时代 | 第83-84页 |
二 数字技术及其应用 | 第84-92页 |
三 数字化时代的总体特征 | 第92-93页 |
第三节 数字技术对博物馆教育的影响 | 第93-101页 |
一 数字技术对时代教育主题的影响 | 第93-94页 |
二 数字技术催生了新的博物馆教育形态 | 第94-96页 |
三 数字技术对博物馆教育方式的影响 | 第96-98页 |
四 数字技术对博物馆教育内容的影响 | 第98-99页 |
五 数字技术对博物馆教育环境的影响 | 第99-100页 |
六 数字技术对教育者的影响 | 第100页 |
七 数字技术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中国博物馆现状与公共需求调查” | 第102-116页 |
第一节 调查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2-103页 |
一 项目背景 | 第102-103页 |
二 项目意义 | 第103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103-105页 |
一 研究目标设计 | 第103-104页 |
二 研究内容设计 | 第104页 |
三 研究阶段设计 | 第104-10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05-111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05页 |
二 研究工具——问卷 | 第105-109页 |
三 研究程序 | 第109-111页 |
第四节 基本信息描述 | 第111-115页 |
一 问卷信息描述 | 第111页 |
二 人口学信息描述 | 第111-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五章 数字化时代中国博物馆教育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 | 第116-186页 |
第一节 博物馆教育现状 | 第116-125页 |
一 公众对博物馆教育整体认知的现状 | 第116-117页 |
二 博物馆教育实践现状 | 第117-125页 |
第二节 博物馆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5-145页 |
一 公众认知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5-131页 |
二 博物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138页 |
三 问题成因分析 | 第138-145页 |
第三节 数字化时代中反思博物馆教育的本质 | 第145-163页 |
一 实物性 | 第146-153页 |
二 经验 | 第153-158页 |
三 人文情境 | 第158-160页 |
四 混合性 | 第160-163页 |
第四节 解决当前问题的对策 | 第163-185页 |
一 更新博物馆教育的理念 | 第163-175页 |
二 创新博物馆教育实践方式 | 第175-185页 |
本章小结 | 第185-186页 |
结语 | 第186-18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8-194页 |
附录 | 第194-227页 |
后记 | 第227-2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