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不当督导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组织承诺为调节变量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14页
    0.1 研究背景第11页
    0.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0.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0.2.2 实践意义第12页
    0.3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2-14页
        0.3.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0.3.2 研究框架第13-14页
1.文献综述第14-31页
    1.1 不当督导的相关研究第14-21页
        1.1.1 不当督导的概念第14页
        1.1.2 不当督导的概念区分第14-17页
        1.1.3 不当督导的前因变量研究第17-18页
        1.1.4 不当督导的结果变量研究第18-20页
        1.1.5 不当督导的测量第20-21页
    1.2 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研究第21-25页
        1.2.1 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提出第21-22页
        1.2.2 组织公民行为的分类第22-23页
        1.2.3 组织公民行为的前因变量研究第23-25页
        1.2.4 组织公民行为的测量第25页
    1.3 组织承诺第25-31页
        1.3.1 组织承诺的概念提出第25-26页
        1.3.2 组织承诺的分类第26-27页
        1.3.3 组织承诺的前因变量研究第27-29页
        1.3.4 组织承诺的结果变量研究第29-30页
        1.3.5 组织承诺的测量第30-31页
2.研究假设第31-35页
    2.1 理论基础第31-32页
        2.1.1 社会交换理论第31页
        2.1.2 心理契约理论第31-32页
        2.1.3 公平理论第32页
        2.1.4 组织认同理论第32页
    2.2 不当督导、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承诺的相关假设第32-35页
        2.2.1 不当督导、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承诺的相关假设第32-33页
        2.2.2 情感承诺对不当督导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假设第33页
        2.2.3 持续承诺对不当督导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假设第33页
        2.2.4 规范承诺对不当督导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假设第33-35页
3.研究设计第35-37页
    3.1 研究架构第35页
    3.2 研究方法第35页
    3.3 数据收集第35-37页
4.研究分析第37-45页
    4.1 描述性分析第37-38页
    4.2 信度、效度分析第38-42页
        4.2.1 信度、效度分析方法第38-39页
        4.2.2 信度、效度分析结果第39-42页
    4.3 相关性分析第42-43页
    4.4 回归分析第43-45页
5.验证假设第45-47页
    5.1 不当督导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检验第45页
    5.2 情感承诺对不当督导和组织公民行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第45-46页
    5.3 继续承诺对不当督导和组织公民行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第46页
    5.4 规范承诺对不当督导和组织公民行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第46-47页
6.结论与建议第47-50页
    6.1 研究结论第47-48页
        6.1.1 不当督导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第47页
        6.1.2 组织承诺对不当督导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第47-48页
    6.2 建议第48-50页
        6.2.1 对于管理者的建议第48-49页
        6.2.2 对于员工的建议第49-50页
7.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第50-51页
    7.1 研究创新点第50页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阳市汽车制造业不同学历层次员工教育成本—收益研究
下一篇:辽宁省农村计生家庭养老金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