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视角介入社区矫正中犯罪青少年自卑问题研究--以C市X司法所个案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文献阅读法 | 第13页 |
1.3.2 访谈法 | 第13-14页 |
1.3.3 行动研究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 | 第15-28页 |
2.1 关于自卑的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2.1.1 国外关于自卑的研究 | 第15-16页 |
2.1.2 国内关于自卑的研究 | 第16-19页 |
2.2 关于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研究综述 | 第19-24页 |
2.2.1 关于青少年社区矫正模式的研究 | 第19-22页 |
2.2.2 关于青少年社区矫正实务的研究 | 第22-24页 |
2.3 研究述评 | 第24-25页 |
2.3.1 关于自卑的研究述评 | 第24-25页 |
2.3.2 关于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研究述评 | 第25页 |
2.4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 第25-28页 |
2.4.1 概念界定 | 第25-27页 |
2.4.2 理论依据 | 第27-28页 |
第3章 优势视角介入社区矫正中犯罪青少年自卑问题 | 第28-51页 |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28-29页 |
3.2 矫正对象的基本资料 | 第29-30页 |
3.3 矫正对象的自卑表现 | 第30-31页 |
3.4 矫正对象自卑的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3.4.1 个人缺乏调节能力 | 第31页 |
3.4.2 家庭教育缺失 | 第31页 |
3.4.3 学校教育缺失 | 第31-32页 |
3.4.4 社会关注的缺失和负面化 | 第32页 |
3.4.5 犯罪的后果 | 第32-33页 |
3.5 矫正计划的制定与介入 | 第33-47页 |
3.5.1 矫正计划的制定 | 第33-34页 |
3.5.2 优势视角介入 | 第34-47页 |
3.6 服务跟进 | 第47-48页 |
3.7 评估 | 第48-51页 |
3.7.1 自卑感前后测的对比评估 | 第48-49页 |
3.7.2 重要他人评估 | 第49-51页 |
第4章 结论和反思 | 第51-55页 |
4.1 结论 | 第51-52页 |
4.2 反思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