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节点混合能源协同控制建模与仿真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家庭节点能源管理概况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家庭节点能量供给源分析 | 第15-32页 |
·引言 | 第15页 |
·太阳能光伏应用分析 | 第15-22页 |
·光伏发电现状 | 第15-18页 |
·光伏电池模型 | 第18-22页 |
·太阳能光热应用分析 | 第22-31页 |
·集热器吸收的太阳辐射能 | 第22-29页 |
·集热器有效能量的确定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家庭节点混合能源协同控制建模 | 第32-42页 |
·引言 | 第32页 |
·家庭节点的集成控制模型 | 第32-41页 |
·室内温度动态模型 | 第33-34页 |
·电辅助加热太阳能热水系统模型 | 第34-35页 |
·蓄电池模型 | 第35-38页 |
·集成控制模型 | 第38-41页 |
·模型分析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混合能源协同控制模型的仿真分析 | 第42-62页 |
·引言 | 第42页 |
·基于粒子群的能源管理优化算法设计 | 第42-55页 |
·粒子群算法 | 第42-52页 |
·粒子群算法原理 | 第43-49页 |
·粒子群算法的参数分析 | 第49-50页 |
·粒子群算法与进化算法比较 | 第50-52页 |
·能源管理优化算法设计 | 第52-55页 |
·粒子编码 | 第52-53页 |
·约束处理 | 第53-54页 |
·算法步骤 | 第54-55页 |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5-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全文的研究内容 | 第62-63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