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混合式学习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混合式学习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混合式学习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页
        1.3.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 本文结构第16-18页
2 混合式学习与基础理论第18-29页
    2.1 相关定义的界定第18-22页
        2.1.1 混合式学习定义界定第18-20页
        2.1.2 高中物理教学理论定义界定第20-22页
    2.2 研究中涉及到基础理论第22-28页
        2.2.1 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第22-23页
        2.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23页
        2.2.3 教学设计理论第23-26页
        2.2.4 教育传播理论第26-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混合式学习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第29-40页
    3.1 混合式学习理论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优势第29-31页
        3.1.1 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效果第29页
        3.1.2 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水平第29-30页
        3.1.3 解决传统高中物理教学的难题第30-31页
    3.2 混合式学习理论用于教学的设计原则与遵循的教学设计模式第31-34页
        3.2.1 混合式学习理论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设计原则第31-32页
        3.2.2 混合式学习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教学设计模式第32-34页
    3.3 高中物理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分析第34-38页
        3.3.1 教学对象分析第34-35页
        3.3.2 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内容分析第35页
        3.3.3 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过程设计第35-38页
    3.4 课堂效果评价体系设计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混合式学习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第40-54页
    4.1 教学案例一:《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第40-47页
        4.1.1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第40-46页
        4.1.2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案例分析第46-47页
    4.2 教学案例二:《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第47-53页
        4.2.1 《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第47-52页
        4.2.2 《超重与失重》教学案例分析第52-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混合式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效果调查与分析第54-64页
    5.1 混合式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调查设计第54页
    5.2 混合式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调查结果及其分析第54-63页
        5.2.1 混合式学习理论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效果分析第55-59页
        5.2.2 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第59-61页
        5.2.3 实施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第61-63页
    5.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6.1 总结第64-65页
    6.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附录第68-71页
    附录一 混合式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调查问卷第68-70页
    附录二 混合式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访谈提纲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课程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探究
下一篇:物理学科领域女性缺失现象的归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