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环境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蒙古国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13-17页
        1.2.1 中国学者相关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蒙古国学者相关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20页
        1.3.1 论文结构与思路第17-18页
        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18-20页
2 理论基础分析第20-26页
    2.1 投资环境理论第20-23页
        2.1.1 投资环境概念第20页
        2.1.2 投资环境的特征第20-21页
        2.1.3 投资环境的构成要素第21-22页
        2.1.4 建立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第22-23页
    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第23-26页
        2.2.1 国别冷热比较法第23-24页
        2.2.2 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第24-25页
        2.2.3 投资障碍分析法第25-26页
3 中国企业对蒙古的直接投资环境与现状分析第26-40页
    3.1 中国企业对蒙直接投资发展历史第26-29页
        3.1.1 中国对蒙直接投资发展速度与规模第26-28页
        3.1.2 中国对蒙直接投资结构第28-29页
    3.2 中国企业对蒙直接投资现状第29-33页
        3.2.1 中国企业对蒙直接投资发展规模第29-30页
        3.2.2 中国企业对蒙直接投资模式第30-31页
        3.2.3 对蒙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第31-32页
        3.2.4 对蒙直接投资产业结构第32-33页
    3.3 中国企业对蒙直接投资外部环境分析第33-40页
        3.3.1 蒙古国政治环境特征第33-34页
        3.3.2 蒙古国经济环境特征第34-37页
        3.3.3 蒙古国法律环境特征第37-39页
        3.3.4 蒙古国社会文化环境特征第39-40页
4 中国企业对蒙直接环境评价第40-47页
    4.1 评价原则与指标选择第40-42页
        4.1.1 国际投资环境定义第40页
        4.1.2 国际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第40-41页
        4.1.3 评价指标标准和评分值确定第41-42页
    4.2 评价模型与方法第42-45页
        4.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向量的原理第42-43页
        4.2.2 确定判断矩阵第43-45页
    4.3 评价结果第45-47页
        4.3.1 模型检验第45-46页
        4.3.2 评价结论第46-47页
5 中国企业对蒙直接投资环境问题与成因第47-52页
    5.1 中国企业对蒙直接投资的问题第47-49页
        5.1.1 投资规模较小第47-48页
        5.1.2 投资产业结构单一第48-49页
        5.1.3 投资地域过度集中第49页
    5.2 环境因素导致中国企业对蒙直接投资问题的原因第49-52页
        5.2.1 政治环境限制了中国企业对蒙投资第49-50页
        5.2.2 蒙古经济机构单一导致中国对蒙古投资机构失衡第50页
        5.2.3 蒙古法律环境多变让中国企业投资望而却步第50-51页
        5.2.4 蒙古国社会治安混乱对中资企业带来风险第51-52页
6 促进中国企业对蒙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第52-56页
    6.1 对蒙古国政府层面的建议第52-53页
        6.1.1 促进中蒙两国政治文化交流第52页
        6.1.2 加强蒙古国基础设施建设第52-53页
        6.1.3 完善蒙古国投资法律法规第53页
        6.1.4 建设中蒙两国企业有效对接平台第53页
    6.2 对中方企业层面的建议第53-56页
        6.2.1 尊重蒙古当地风俗文化第53-54页
        6.2.2 加强对蒙投资的技术投入第54页
        6.2.3 提高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能力第54页
        6.2.4 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与"草原之路"经济走廊建设的对接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he Trends and Impacts of Chinas FDI in Kenya
下一篇:基于合作博弈的供应链金融各方决策和利益分配问题研究--以物流银行模式为例